什么是贸易展览促销 贸易展览促销就是企业通过实物展示、示范表演来宣传企业形象和商品形象的一种促销方式[1]。 贸易展览促销的方案设计[1] 贸易展览促销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总体运作方案的设计包括很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1、确定目标。贸易展览促销的目标体系涉及两大方面:一是提高商品的销售数量;二是展示、宣传企业的品牌形象,强化企业的品牌忠诚度。 2、确定主题。这主要表现为为贸易展览促销拟定一个鲜明、富有特色个性的标题和相关系列化的标语。 3、确定竞争策略。贸易展览促销云集了行业或者相关行业的众多企业,竞争态势比较激烈。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前期关于贸易展览情形和市场形势的科学分析,拟定科学的竞争策略,确保企业从竞争中赢得市场优势。 4、设计展台,拟定好展台布置的施工草图,包括商品和办公用品的陈列布置图、展台的基本色调以及展台周围的装饰物品等。 5、策划销售活动的基本方案,开展培训教育,让参展员工明确展览活动的基本要求,掌握科学的现场销售技巧,从而提高贸易展览促销的业绩。 6、设计辅助性、后援性促销活动方案,活跃展览会现场气氛,提高消费者光顾率。 7、确定服务活动项目,以实效性、娱乐性的现场销售服务活动提高展台的吸引力。 8、拟定、制作现场宣传文稿、宣传手册、宣传单和赠送礼品、礼品兑换券等媒体型促销工具,以最大限度地扩大企业的影响。 9、预备接待消费者的登记用具与场所。 10、确定摊位和日程表。 贸易展览促销的策划技巧[1] 贸易展览促销是企业开展促销活动一个重要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要求: 1、明确举办、参加贸易展览促销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加强贸易展览促销活动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展出的产品,选择合适的宣传方式。 2、成立专门的对外宣传机构,自觉地策划新闻事件,积极为新闻媒体提供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稿,主动邀请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活动,扩大企业和商品的影响。 3、认真培训贸易展览促销活动的工作人员,提高贸易展览促销活动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水平。 4、注意装潢设计,力求布局新颖美观,富有特色,从而增强参展展品的醒目程度。 5、策划助兴性的礼品赠送活动、游戏活动、咨询服务活动、现场演示活动和明星名人推介宣传活动及表演活动等,以活跃贸易展览促销活动的气氛。 参考文献 ↑ 1.0 1.1 1.2 出自:华东师范大学(课件).《公共关系策划》[M].第九章 公共关系促销的策划
二阶段细分法概述[1] 首篇关于组织营销市场细分的研究方法由Cardozo和Wind等人(1973)提出,他们提出了一种两阶段市场细分法。 第一阶段,也称为宏观细分阶段,以采购组织和采购情况的特征为基础进行市场细分。 第二阶段是微观细分阶段,以决策中心的特征为基础对第一阶段的结果进行再细分,细分成微观的市场。 Choffray和Gary (1980)扩展了这种方法把采购过程的结构以及这一过程涉及的组织、人员的参与程度也包括了进去。至此,形成了组织市场细分的第一种公认的方法——“二阶段”细分法。 二阶段细分法的内容[1] 这种细分方法奠定了组织市场细分的理论研究方向,展示了组织市场细分的复杂性。它指出,细分标准的选择既要考虑购买组织的特点和类型等宏观变量,又要考虑每个决策单位的购买决策标准、购买经营权重等微观变量。两阶段可分离,而是否需要微观细分,取决于宏观细分的结果是否满足了公司目标和营销策略的有效对应(可测性、可及性、可偿性、可行性)。最终细分的程度控制取决于公司对细分的成本和预期利益的态度。 “二阶段”细分法仍是迄今为止国内外教材中常引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 1.0 1.1 施娟.组织营销中的组织市场细分研究及启示[J] 相关条目 多变量法 多层次变量法 单一变量法 筑巢细分法
什么是附加赠送促销 附加赠送促销是指顾客每购买一定数量或金额的商品后,厂家按一定比例附加赠送同类商品,以此刺激顾客提高一次性购买数量[1]。 附加赠送促销的实质就是“加量不加价”,是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后,按事先公开的比例,获得企业赠送的同类或者相关类型相应数量商品的促销活动。在这种促销活动中,消费者同样的支出,获得了比较多的商品,等于以较低价格购买到了如意的商品,充分满足了自己的生活成本最低化需求心理。因此,促销效果比较理想。[2] 附加赠送促销的应用 附加赠送促销对于包装性的消费品应用较广,特别是食品或日用品等运用更加普遍。由于可视性高,此促销术深得消费者青睐,是许多营销人员经常采用的方法。 通常,附加赠送法以特殊的包装物来突出其外观,要求醒目、显眼,使消费者能一眼看到,用得到比一般包装的商品更多的利益来吸引他们。附加赠送这种加量不加价的促销创意,据说是起源于面包坊的“十三大请客”,意指买十三个只需付十二个的价钱。 附加赠送促销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吸引现实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尤其如果用其来解决商品或与商品相关的营销问题时效果更佳。例如,假设你的促销目标是增加消费者的商品购买量或使用量,或是为提高现有的销售量时,采用加量不加价促销术,就再恰当不过了。除此之外,当竞争品牌的竞争压力大时,也可以运用加量不加价方式来解决问题。举个例来说,若你的竞争对手正要推出一项促销活动来导入新的竞争产品或提高现有竞争产品的占有率,此时如果及时运用附加赠送促销法,就可以与竞争者抗衡,甚至击败对手。因为,当竞争者举办促销活动时,消费者手中已塞满了你的产品,再也没有多余的空间容纳竞争者的产品,自然不会对其促销有过多的反应。 附加赠送促销的策划技巧[2] 策划附加赠送促销时应注意赠送形式、赠送数额、赠送品种和标识等项目的设计。 1、赠送形式的策划 附加赠送促销活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增大包装或容器,按照既定比率,把赠送商品与非赠送商品置放在同一个包装袋或者容器中,消费者购买商品后自然得到了赠送的商品;二是不改变包装,采用“购买大包搭送小包”的策略,向消费者赠送相应数量的商品。 前一种形式便于管理,可以有效杜绝随意赠送现象,适用于固定比率的赠送促销活动。后一种形式便于操作,营业员可以根据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数量,按照增速比率决定发放相应数量的赠送商品,一般适用于增速比率的赠送促销活动。 2、赠送数额的策划 附加赠送促销的数额策划,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赠送价值和赠送比率的设计。 在附加赠送促销活动中,对消费者能够产生影响作用的因素是“赠送价值”,赠送商品价值的比较大,消费者容易“心动”,进而“行动”决定购买;如果价值比较小,消费者感到无所谓,一般就不会购买商品。一般来说,赠送商品的价值应相当于购买商品总价的15-25%,其中较为理想的是20%。 赠送价值确定以后,还需要进行赠送比率的设计,赠送比率主要有固定比率和增速比率。固定比率就是不论消费者购买多少商品,赠送比例都是“购一送一、购一送二、买二送一”之类,固定不变。增速比率就是根据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数量或者价值,按照既定方案,通过函数计算,确定赠送系数,发送商品,其特点就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数量越多,享受的赠送比例越高,得益率越大。一般而言,固定比率适用于选购商品、特购商品,而增速比率适用于日用商品,能够有效地刺激消费者大批量购买企业提供的商品。 3、赠送品种的策划 在附加赠送促销活动中,可用于赠送的商品主要有两种:一是同类商品,主要适用于无须与其他物品搭配使用的商品,如洗衣粉“买一送一”,就是指消费者每购买一大包洗衣粉,即可获得一小包洗衣粉;二是与促销商品相关的商品,主要适用于必须与其他物品搭配才能使用的商品,其中消耗量比较小的商品可作为赠送商品发给消费者,如剃须刀片“买一送一”,其具体内容可能就是指购买一大盒刀片,赠送一把刀架。 4、赠送标识的策划 在策划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附加赠送活动的标识设计,涉及的具体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创作具有鼓动性、能够比较贴切地表现附加赠送信息的宣传方案,特别是标题与标语。二是改变包装设计图案,色彩的对比性宜强烈些,在“买100送20”等字体上可使用齿轮状、折线型图案作背景图,强化赠送信息的视觉影响力。三是设计POP广告与店堂导示牌,现场传递附加赠送信息,引导消费者选购企业促销的商品。 参考文献 ↑ 买家永远没有卖家精.东方今报记者:赵丹 ↑ 2.0 2.1 出自:华东师范大学(课件).《公共关系策划》[M].第九章 公共关系促销的策划
什么是拉引策略 促销策略可分为两类,即推动策略(Push)和拉引策略(Pull)。 拉引策略又称“拉式策略”,是以最终消费者为主要促销对象,通过运用广告、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等促销手段,向消费者展开强大的促销攻势,使之产生强烈的兴趣和购买欲望,纷纷向经销商询购这种商品,而中间商看到这种商品需求量大,就会向制造商进货[1]。拉引策略的促销顺序如下图: 一些新产品上市时中间商往往因过高估计市场风险而不愿经销,这时,企业只能先向消费者直接推销,然后拉引中间商经销[1]。 拉引策略的适用情形[1] 拉引策略多用于: 1、目标市场范围较大,销售区域广泛的产品。 2、销量正在迅速上升和初步打开销路的品牌。 3、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感情色彩较浓的产品。 4、容易掌握使用方法的产品,选择性的产品。 5、经常需要的产品。 参考文献 ↑ 1.0 1.1 1.2 庞鸿藻.《国际市场营销》[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4-1
供应链库存管理概述 供应链库存管理是指将库存管理置于供应链之中,以降低库存成本和提高企业市场反应能力为目的,从点到链、从链到面的库存管理方法。 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特点 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特点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目标服从于整条供应链的目标, 通过对整条供应链上的库存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 将各阶段库存控制在最小限度, 从而削减库存管理成本, 减少资源闲置与浪费, 使供应链上的整体库存成本降至最低。与传统库存管理相比, 供应链库存管理不再是作为维持生产和销售的措施, 而是作为一种供应链的平衡机制。通过供应链管理, 消除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实现供应链的总体平衡。供应链管理理论是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其一, 管理集成化。 供应链管理将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供应链流程为基础, 物流、信息流、价值流、资金流、工作流贯穿于供应链的全过程。因此,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化管理。 其二, 资源范围扩大。 传统库存管理模式下, 管理者只需考虑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供应链管理模式导入后, 企业资源管理的范围扩大, 要求管理者将整条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资源全部纳入考虑范围, 使供应链上的资源得到最佳利用。 其三, 企业间关系伙伴化。 供应链管理以最终客户为中心, 将客户服务、客户满意与客户成功作为管理的出发点, 并贯穿于供应链管理的全过程。由于企业主动关注整条供应链的管理, 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间的伙伴关系得到加强, 企业间由原先的竞争关系转变为“双赢”关系。供应链的形成使供应链上各企业间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 通过对市场的快速反应, 共同致力于供应链总体库存的降低。因此, 库存管理不再是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措施, 而是使供应链管理平衡的机制。 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型 1、VMI(供应商管理库存) 零售商有自己的库存,批发商有自己的库存,供应商也有自己的库存,供应链各个环节都有自己的库存控制策略。由于各自的库存控制策略不同且相互封闭,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需求的扭曲现象,从而导致需求变异放大,无法使供应商准确了解下游客户的需求。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这种库存管理策略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是一种新的有代表性的库存管理思想。 VMI策略的关键措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原则中: 1)合作精神。在实施该策略中,相互信任与信息透明是很重要的,供应商和客户(零售商)都要有较好的合作精神,才能够相互保持较好的合作。 2)双方成本最小。VMI不是关于成本如何分配或谁来支付的问题,而是通过该策略的实施减少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成本,使双方都能获益。 3)目标一致性原则。双方都明白各自的责任,观念上达成一致的目标。如库存放在哪里,什么时候支付,是否要管理费,要花费多少等问题都通过双方达成一致。 4)连续改进原则。供需双方共同努力,逐渐消除浪费。 2、JMI(联合库存管理) 联合库存管理的思想可以从分销中心的联合库存功能谈起。地区分销中心体现了一种简单的联合库存管理的思想。采用分销中心后的销售方式,各个销售商只需要少量的库存,大量的库存由地区分销中心储备,也就是各个销售商把其库存的一部分交给地区分销中心负责,从而减轻了各个销售商的库存压力。分销中心就起到了联合库存管理的功能。 从分销中心的功能得到启发,对现有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进行新的拓展和重构,提出联合库存管理新模式一基于协调中心的联合库存管理系统。 联合库存管理体现了战略供应商联盟的新型企业合作关系。联合库存管理是解决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的相互独立库存运作模式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提高供应链的同步化程度的一种有效方法。联合库存管理和供应商管理客户库存不同,它强调双方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供应链过程中的每个库存管理者(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考虑,使供应链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需求的预期保持一致,从而消除了需求变异放大现象。任何相邻节点需求的确定都是供需双方协调的结果,库存管理不再是各自为政的独立运作过程,而是变成供需连接的纽带和协调中心。 VMI是一种供应链集成化运作的决策代理模式,它把客户的库存决策权代理给供应商,由供应商代理分销商或批发商行使库存决策的权力。JMI是一种风险分担的库存管理模式。风险分担表明如果把各地的需求集合起来处理,可以降低需求的变动性,因而当把不同地点的需求汇集起来,一个顾客的高需求很可能被另一个顾客的低需求所抵消。需求变动性的降低能够降低安全库存。 3.CPFR(共同预测、计划与补给) 通过对VMI和JMI两种模式的分析可得出:VMI就是以系统的、集成的管理思想进行库存管理,使供应链系统能够获得同步化的优化运行。通过几年的实施,VMI和JMI被证明是比较先进的库存管理办法,但VMI和JMI也有以下缺点:①VMI是单行的过程,决策过程中缺乏协商,难免造成失误;②决策数据不准确,决策失误较多;③财务计划在销售和生产预测之前完成,风险较大;④供应链没有实现真正的集成,使得库存水平较高,订单落实速度慢;⑤促销和库存补给项目没有协调起来;⑥ 当发现供应出现问题(如产品短缺)时,留给供应商进行解决的时间非常有限;VMI过度地以客户为中心,使得供应链的建立和维护费用都很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的不断提升,VMI和JMI中出现的种种弊端也得到改进,提出了新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CPFR(共同预测、计划与补给)。CPFR有效地解决了VMI和JMI的不足,成为现代库存管理新技术。 协同规划、预测和补给(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Replenishment,简称CPFR)是一种协同式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它能同时降低销售商的存货量,增加供应商的销售量。 CPFR最大的优势是能及时准确地预测由各项促销措施或异常变化带来的销售高峰和波动,从而使销售商和供应商都能做好充分的准备,赢得主动。同时CPFR采取了一种“双赢”的原则,始终从全局的观点出发,制定统一的管理目标以及方案实施办法,以库存管理为核心,兼顾供应链上的其它方面的管理。因此,CPFR能实现伙伴间更广泛深入的合作,它主要体现了以下思想。 1)合作伙伴构成的框架及其运行规则主要基于消费者的需求和整个价值链的增值。 2)供应链上企业的生产计划基于同一销售预测报告。销售商和制造商对市场有不同的认识,在不泄露各自商业机密的前提下,销售商和制造商可交换他们的信息和数据,来改善他们的市场预测能力,使最终的预测报告更为准确、可信。供应链上的各公司则根据这个预测报告来制定各自的生产计划,从而使供应链的管理得到集成。 3)消除供应过程的约束限制。这个限制主要就是企业的生产柔性不够。一般来说,销售商的订单所规定的交货日期比制造商生产这些产品的时间要短。在这种情况下,制造商不得不保持一定的产品库存,但是如果能延长订单周期,使之与制造商的生产周期相一致,那么生产商就可真正做到按订单生产及零库存管理。这样制造商就可减少甚至去掉库存,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供应链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原有的库存管理模式也逐渐显示出其缺点和不足。在充分认识原有库存管理技术弊端的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和改进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技术。 CPFR模式弥补了VMI和JMI的不足,成为新的库存管理技术。当然CPFR模式也不是任何场所都可以使用的,它的建立和运行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CPFR信息应用系统的形式有多种,但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现行的信息标准尽量不变,信息系统尽量做到具有可缩放性、安全、开放性、易管理和维护、容错性、鲁棒性等特点。 供应链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供应链库存管理不是简单的需求预测与补给, 而是要通过库存管理改善客户服务, 提高收益水平。供应链库存管理内容主要包括: 采用商业建模技术对企业的库存策略、提前期和运输变化的准确度进行评价; 测算存货经济订货量时, 考虑对供应链企业的影响; 充分了解库存状态, 确定适当的服务水平。目前, 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信息、供应链运作、供应链的战略与规划三方面。这些问题表现为以下方面内容: (一) 未形成供应链管理要求的整体观念许多供应链管理系统没有针对全局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 各节点企业各行其道,导致供应链的整体效率低下。 (二) 信息传递系统效率低下供应链库存管理强调协作和信息共享, 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需求预测、库存状态、生产计划等, 都是供应链库存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要对客户需求作出快速有效的反应, 必须实时准确掌握分布在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信息。目前, 许多企业的信息传递系统尚未建立, 供应商了解到的客户需求信息常常是延迟的或不准确的, 使短期生产计划实施困难。因此, 应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系统, 有效传递供应链库存管理信息, 提高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 (三) 供应链存在不确定性供应链库存的形成原因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出于生产运作需要建立的一般库存, 另一类则是为防范供应链上的不确定因素建立的保险库存。企业在制定库存计划时, 无法顾及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如市场变化而引起的需求波动、供应商的意外变故导致的缺货、企业内突发事件引起的生产中断等, 都会对库存产生影响。不确定因素是企业建立保险库存的主要原因。研究和追踪不确定性对库存的影响, 是供应链库存管理面临的一大挑战。 (四) 缺乏合作与协调性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是一个整体,需要各成员企业的协调合作才能取得最佳的运作效果。但企业间如果缺乏相互信任, 就会增加企业间协调与合作的困难。企业间缺乏相互信任, 是供应链企业之间合作关系不稳固的根本原因。因此, 需要在各成员企业之间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与建立企业内部针对各部门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相比, 建立企业间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困难要大得多。 (五) 产品设计未考虑供应链库存成本的影响现代制造技术使企业的产品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毛利率较高。但是, 供应链库存的复杂性常常被忽略, 使产品生产过程中节省下来的成本都被供应链上的分销与库存成本抵消。同时, 在供应链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库存成本的影响。 基于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特点和供应链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方面完善供应链库存管理: 首先, 必须树立供应链整体观念。 要在保证供应链整体绩效的基础上, 实现供应链各成员企业间的库存管理合作, 需要对各种直接或间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如供应链企业的共同目标、共同利益、价值追求等。要在信息充分共享的基础上, 通过协调各企业的效益指标和评价方法, 使供应链各成员企业对库存管理达成共识, 从大局出发, 树立“共赢”的经营理念, 自觉协调相互需求,进而建立一套供应链库存管理体系, 使供应链库存管理的所有参与者在绩效评价内容和方法上取得一致, 充分共享库存管理信息。 其次, 要精简供应链结构。 供应链结构对供应链库存管理有着重要影响。供应链过长, 供应链上各节点之间关系过于复杂, 是造成信息在供应链传递不畅、供应链库存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优化供应链结构, 是保证供应链各节点信息传递协调顺利的关键,是搞好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基础。因此, 应尽量使供应链结构朝扁平化方向发展, 精简供应链的节点数, 简化供应链上各节点之间的关系。 最后, 将供应链上各环节有效集成。 集成供应链上各环节, 就是在共同目标基础上, 将各环节组成一个“虚拟组织”, 通过使组织内成员信息共享、资金和物质相互调剂, 优化组织目标和整体绩效。通过将供应链上各环节集成,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供应链库存管理系统过于复杂对供应链库存管理效率的影响, 使供应链库存管理数据能够实时、快速地传递到各个节点, 从而大大降低供应链库存成本, 对顾客需求做出快速的反应, 提高供应链库存管理的整体绩效。 供应链库存管理的运行机制 供应链库存管理强调各节点企业的长期合作, 需要一种明确的制度安排来强化各节点企业合作的持久性, 以抑制各节点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诺思曾经证明: 当交易成本为正时, 制度是重要的。建立合理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机制, 是保持供应链库存管理系统稳定健康运行的重要方法。供应链库存管理机制的建立应主要从以下三个层次着手: 第一层次, 建立供需计划协调管理机制。 包括建立共同合作目标、库存优化计划和协调控制方法、信息沟通渠道, 建立利益分配和激励约束机制、风险分担机制, 以保证信息在供应链上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二层次, 建立供应链库存运行机制。 主要包括制定合同规则、协作交易规则、库存信息共享规则、订单处理规则以及应收、应付账款财务结算规则等与供应链中库存物流运作相关的各种规则章程, 以保证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相互合作的良性循环和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第三层次, 建立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如运用财务指标、内部流程评价指标考核企业间的合作程度与经营状况。通过对考核结果的分析比较, 发现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什么是有效性供应链 有效性供应链也称效率型供应链是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部件、半成品、产品,并以尽可能低的价格有效地实现以供应为基本目标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此类产品需求一般是可以预测的,在整个供应链各环节中总是力争存货最小化,并通过高效率物流过程形成物资、商品的高周转率,从而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导入期。选择供应商时着重考虑服务、成本、质量和时间因素。 有效性供应链的特点 有效性供应链的目的是协调物料流和服务流,使库存最小化,最终获得供应链上的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的效率最大化。这个供应链模型较适合需求预测性较高,预测错误率较低,产品周期长,新产品引进不频繁,产品多样性较弱的情况。生产的输出一般存入库以满足需求,交付订单的周期短。 有效性供应链的设计 有效性供应链设计符合重视低成本运作和准时交货等竞争优先。 有效性供应链设计特点包括流水线,低库存缓冲,低库存投资。 有效性供应链与反应型供应链的区别 有效型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物理功能,即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部件、半成品、产品并在供应链中运输。 反应型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市场中介功能,即把产品分配到满足用户需求的市场,对未预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比较内容反应型供应链有效性供应链 基本目标以较低的成本供应可预测的需求尽可能使不可预测的需求遭受最小损失 创造核心保持高的利润率提高安全库存 提前期大量投资以缩短提前期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短的提前期 节点企业标准成本、质量为核心速度、服务、质量为核心 相关条目 反应性供应链
什么是有奖销售 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附带性地向购买者提供物品、金钱或者其他经济上的利益行为。 有奖销售的类型 有奖销售主要包括附赠式有奖销售和抽奖式有奖销售。 (1)附赠式有奖销售是指依附于或者随附于销售行为的赠与行为。附赠式有奖销售实际上是一种赠与行为,即所有人将财物或与财物有关的权利无偿地让与他人所有。这种赠与和市场竞争密切相关,因此要受到竞争法的规制。 (2)抽奖式有奖销售是以抽签、摇号等带有偶然性的方法决定购买者是否中奖的有奖销售方式。作为一种促销手段,抽奖式有奖销售可以提高提高相关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促进商品流通,并给经营者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抽奖式有奖销售运用适当,可以起到活跃市场,促进竞争的积极作用;运用不当,则会造成对竞争秩序的破坏,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有奖销售的优点 ⑴以购买为前提的有奖销售能够直接促进销售额的提升; ⑵对产品的宣传力度较大; ⑶促销奖品的费用比较稳定和容易控制; ⑷适当的奖品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 ⑸可以使顾客产生兴趣和兴奋。考虑到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于广告和其他惯用的促销产品的做法相对冷淡,这一点尤其重要。 有奖销售的缺点 ⑴法律的限制较大; ⑵会引起未获奖消费者的不满; ⑶对促销方案设计和活动组织实施的要求较高。 《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 为了制止有奖销售活动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附带性地向购买者提供物品、金钱或者其他经济上的利益的行为。包括:奖励所有购买者的附赠式有奖销售和奖励部分购买者的抽奖式有奖销售。 凡以抽签、摇号等带有偶然性的方法决定购买者是否中奖的,均属于抽奖方式。 经政府或者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的有奖募捐及其他彩票发售活动,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禁止下列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一)谎称有奖销售或者对所设奖的种类,中奖概率,最高奖金额,总金额, 奖品种类、数量、质量、提供方法等作虚假不实的表示。 (二)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 (三)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或者不厂商品、奖券同时投放市场;故意将带有不同奖金金额或者奖品标志的商品、奖券按不同时间投放市场。 (四)其他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前款第(四)项行为,由省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出的认定,应当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备案。 第四条 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得超过五千元。 以非现金的物品或者其他经济利益作奖励的,按照同期市场同类商品或者服务的正常价格折算其金额。 第五条 经营者不得利用有奖销售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前款所称“质次价高”,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同期市场同类商品的价格、质量和购买者的投诉进行认定,必要时会同有关部门认定。 第六条 经营者举办有奖销售,应当向购买者明示其所设奖的种类、中奖概率、奖金金额或者奖品种类、兑奖时间、方式等事项。属于非现场即时开奖的抽奖式有奖销售,告知事项还应当包括开奖的时间、地点、方式和通知中奖者的时间、方式。 经营者对已经向公众明示的前款事项不得变更。 在销售现场即时开奖的有奖销售活动,对超过五百元以上奖的兑奖情况,经营者应当随时向购买者明示。 第七条 违反本规定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第一款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处罚。 违反本规定第六条,隐瞒事实真相的,视为欺骗性有奖销售,比照前款规定处理。 第八条确有关当事人因有奖销售活动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而受到侵害的,可以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 第九条 在《反不正当竞争法》施行前发生的、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有奖销售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施行后,一律不得继续实施。但预先设定的开奖、兑奖时间在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一日之后,经营者仍然应当在预定时间按照预定事项履行其开奖、兑奖的义务。 第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什么是特许专卖店促销 特许专卖店促销是指特许企业通过在专卖店卖场中运用各种广告媒体开展各种活动或者宣传报道,向顾客传递商品服务信息,引起买方行动而实现销售的活动。 专卖店本来是专门经营同一品牌(也可以是几种品牌)的商品或服务的商店。目前我国专卖店较多的有名牌服装专卖店、快餐店、汽车配件专卖店等。专卖店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是特许专卖店,它是特许人和特许经营人之间的契约式联合。特许人可以是生产商、批发商或服务机构,特许经营人则是购买特许专卖系统中一个或若干个品种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独立商人,各有专卖分店。面对百货商店、综合商店、超级市场以及直销(无店铺销售)的激烈竞争,特许专卖店能脱颖而出,充分说明了它有巨大的市场竞争力。 特许专卖店促销的优势 其竞争的魅力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货源充足,联购分销,进货量大,配送快捷。由于各专卖店和总部的密切联系,体系内部采取统一采购、长期订货的策略,因而进货量庞大,能够从供应商那里获得较多的折扣和优惠条件。 2、多店铺经营,市场涵盖面宽。特许专卖通过快速复制,从点到线,由线及面,进而构成广泛的销售网。 3、管理上的标准化、模式化。与传统店铺相比,特许专卖店以其标准化的店铺形式、标准化的服务质量和标准化的管理,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极大地提高了经营管理的效率。 4、资金融通便利。特许专卖店体系因其规模巨大,资金雄厚,拥有良好的企业信誉,因而较容易得到银行的信贷,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5、企业风险系数小。在特许专卖店体系内,由于总公司与各专卖店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总部统一经营权,并提供各专卖店所必需的信息、商品、商标以及一整套完善的经营管理规范。这样,分店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经销商品的中心环节上,显得保险、稳妥。 总之,特许专卖店的巨大能力来自于规模经济和集团优越性,这符合商业发展的规律。随着商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特许专卖店因具有独特风格的经营魅力将更为广泛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