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全屏广告 全屏广告(Full Screen Ads)是在用户打开浏览页面时,以全屏方式出现3秒至5秒,可以使静态的页面,也可以使动态的Flash效果。然后逐渐缩成BANNER尺寸的网络广告形式。 全屏广告的特点 全屏广告对于广告主来说,是一种广告效果巨大的广告形式,在广告发布页面里,它基本上可以达到独占。因此,在广告进行收缩的这段过程里,基本上对用户浏览广告没有任何干扰。 在主页打开之前全屏演示广告内容,综合展示企业形象和能力,造成极大的视觉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 网民进入正常阅读页面。全屏广告的表现是根据广告创意的要求,充分利用整个页面的最大空间而形成广告信息的传递,通过特定技术手段把广告锁定在最大空间。对网民的视觉冲击力强烈,能够表达一个整体的宣传概念。
市场渗透广告战略 市场渗透广告战略是一种站稳巩固原有市场,并采取稳扎稳打的方式,逐渐开辟新市场的广告战略。 市场渗透广告战略的内容[1] 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1)尽可能挖掘原有老顾主的购买潜力。 稳定原有的消费者,保持老顾主购买老产品的数量。这些消费者对老产品的性能比较了解和信赖,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了习惯购买行为,要想办法力争让原有的消费者更多地购买原有产品。 (2)在稳定原有市场占有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利用原有的产品及市场去争取更多的消费者,开辟新的市场。 从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市场范围内把消费者争取过来。这就要求广告策划人尽可能突出广告产品的独特优势,做好老产品更新与新产品开发的宣传,争取潜在的消费者,把产品卖给新客户,努力使潜在的消费者变为现实的消费者。 市场渗透广告战略的优点[1] 一般跨地区、跨国经营的商品可考虑采用这种广告战略。其优点包括: 一是它能最大限度地合理使用广告资金; 二是它能利用成熟市场对新市场的号召力,使商品在跨市场间的流动更合理,而且能减少促销成本。 案例[1] 海达表的广告曾成功地运用过这种战略,它在上市时,选择重庆和哈尔滨作为市场渗透的目标市场,进行重点广告宣传,产生了较好的宣传效果,然后,又利用在重庆市场造成的宣传优势,将海达表的广告宣传向周边的云、贵、川市场渗透,利用在哈尔滨市场造成的宣传优势,将海达表的广告宣传向连云黑吉辽等市场渗透。从而达到了利用老客户老市场去开辟新市场争取新客户的目的。 参考文献 ↑ 1.0 1.1 1.2 王晓煜.《广告策划》第四章 第3节广告战略设计
什么是精神打包策划法? 所谓精神打包策划法,指的是将有关于思想、精神的产品或成果通过整合、剥离、重组、复制等一系列技术进行加工,并利用现代媒介手段使之影响迅速扩大,在社会中或某些群体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力或支配力的策划方法。 精神产品的元素 精神产品不像有形的物质产品那样可以让人直接熟悉到,人们感觉到它的存在是通过一些中介的东西,其元素主要包括: 1、人:在一切活动中,人都是主体。在精神产品的元素中,人主要扮演以下三种角色: 精神产品的制造者。如榜样精神、模范力量,就是由某个人的言行而体现出来的;精神产品的加工者。人们凭肉眼并不能直接观察得到精神,精神产品必须经过人们对之进行提炼和再加工后,总结成一些人们能看见能听到的实实在在的语句后,才能为人们所理解。这时,提炼出这些语句的人们就是精神产品的加工者; 精神产品的消费者。精神产品,作为一种产品,它就应有相当的价值,而人们在消费这种精神产品时就会获得满足,如音乐,人们听过之后从中获得的享受,悟出的道理,就使精神产品的价值得到体现,当然获得这种使用价值的就是精神产品消费者了。 2、媒介:产品价值要实现,必须由相应的媒介来完成,而精神产品的媒介除了传统的传播媒体外,还应包括精神产品的物质附着壳,以及相应的储存媒介和接收媒介。 3、技术或精神:精神产品的价值通常是由一些独特的技术或精神而构成的,如东芝笔记本是一系列普遍高质高价的产品,其原因就在于精神和技术的附加值高,提升了产品的档次,增大了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使消费者购买该产品时能感受到东芝品牌的号召力,优质的服务与治理,以及先进的技术给生活带来的舒适与方便。 4、物质商品:这是精神产品的价值实现必须依靠于其所附着的物质载体。 精神包的结构 单纯的精神产品,其价值的实现意义并不大,只有将其组合成精神包,再推广出去,才会有更大的威力。精神包的结构并不等同于精神产品各元素的简单叠加,而是有着更具特色的组合形式。 精神打包的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整合、剥离、重组、复制等方式实现对精神产品的打包。 1、整合:系统原理告诉我们1十1可以大于2,这对于精神元素的产品而言同样适用。非凡值得一提的是物质的能量是守恒的,但精神的能量是不守恒的,通过精神包的有机整合,可以制造出无限大的精神能量,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精神打包方式的第一点就是整合。 2、剥离:精神可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制造出惊人的能量,但假如精神包的某一部分发生了病变或者不适合于精神包的整体,我们就必须将把其剥离开来,避免其负面作用,以便使作为整体的精神包更好的发挥其效用。同样,假如精神包的一部分内容已经超越了原有精神包的范围,具有独自成立的趋向时,我们也可将其剥离出来,形成一个新的精神包。 3、重组:精神也可分成许多种,其中有正的一面也有负的一面,假如我们把各种精神好的一面进行重新组合,其效果必然是1+1大于2,但有时通巧妙的负负重组,正负重组,同样可能有增值功能。 4、搭车:精神搭车指的是对别人的精神产品的合理利用。一个企业假如塑造了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精神,我们便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搭借别人已塑造好的平台,在此基础之上来营造一个属于自已的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企业精神。 5、相加、相减:精神包也可以相加减,加减后其价值亦可能不是机械之加减了,这是精神的本质所决定的。 6、精神复制:物质的一个属性就是唯一占有性,假如你只有一份苹果,给了甲方,你和其它人就没有了这个苹果了。但是假如你有一份精神,你可以给甲方、乙方、丙方……,人们对精神的占有不是唯一和排它的,精神即使为成千上万人所把握,你仍然拥有这份精神。 精神包的销售 1.拷贝:精神是一种能量,有它的能量性、信息性、物质性和客观性,精神是可以拷贝、复制、共享的。你拥有了精神,别人也可以同样拥有,我们可以利用合理的方式将业已成型的精神产品复制到自己的东西之中。当然随着人脑意识的不完全统一,因此所得到的精神反映可能也会不一样,这就需要在复制、拷贝的过程中进行批判的继续。 2.放大、缩小:精神能量能放大,也能缩小。尤其是精神能量的放大可以使其功效倍增,有了某种精神支持着,便可以排除万难,获利天下,能量的缩小则反之。在如今的商业社会中,一个企业有完备的设备、技术、产品、资金等,但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一种精神信念作为企业的发展动力,这就是一种精神能量的缩小,这不是一个完整的企业。而有些企业发展目标明确,赶超某某便是一种精神能量的放大,使之精神不会松懈,不断完善自我。 3.裂变:精神之正负、阴阳、善恶、黑白、美丑、好坏、正反、大小等在实践中都有可能互相裂变,巧妙地借用精神能量,就会产生巨大的物质效益。与原子弹、原子核一样,精神亦可裂变,从而暴发出巨大的威力。并且由于精神能量的不守恒性,精神不但能裂变,亦能像氢弹一样进行聚变。集中、再集中,也能像制导导弹一样进行制导“跟踪。” 4.批发:精神商品化为精神倒卖与批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机。传统意义上的商品买卖需要运输,要动用轮船、火车乃至飞机等交通工具,耗时耗力增加成本,减少利润空间,而精神产品的批发则不必有此担心,无形的精神不需要火车皮等包装运送,只需合理取得(如够买知识产权),靠几份传真、几个E-mail、几张软件就可以解决问题。
什么是广告的实际客体 广告的实际客体即所谓的通过一种或几种媒介接触到广告的媒介受众。 与一般的大众传播受众相比,广告的媒介受众涵盖面更为广泛。除了一般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媒介的受众,一些小众媒介,如传单、路牌、橱窗、霓虹灯、空中飘浮物等的受众也同样属于广告客体的一部分。按照媒介使用情况考虑,媒介受众又可以分为报纸广告受众、电视广告受众、网络广告受众、户外广告受众等等。了解不同媒介使用的广告受众,有助于受众的市场细分,以制定相应的传播战略和策略。 相关条目 广告的目标客体 广告的实际客体是一个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什么是广告暗示 所谓广告暗示,是以间接、含蓄的方式向公众传递思想、观念、意见、情感等广义信息,来宣传商品、劳务或美化企业形象,使公众在理解和无对抗的情况下,心理和行为受到自然而明显的影响。[1] 广告中运用暗示的原理是较常见的,因为暗示给人一种自然亲切的感受,容易使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广告内容,较好地防止了消费者的逆反心理,增强对广告的信任度,容易诱发其购买欲望。 广告暗示的类型 广告暗示有四种基本类型: (1)直接暗示,指无须中间性想象或联想就使被暗示者明白暗示内容。 (2)间接暗示,指需要中间性想象或联想,使被暗示者不自觉地接受某种暗示内容。 (3)自我暗示,是通过自我的内心世界、主观想象或自信某种事物的存在,来进行自我刺激,以达到一定的态度的变化。 (4)反暗示,即是一种抵制正面暗示影响的现象。上述三种是正暗示,即暗示效果与暗示目的相符合,而反暗示是暗示的实际功效与暗示的目的相反。 实例[1] 《水游》中景阳岗酒家的酒带上写的“三碗不过岗”,便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暗示性广告.它没有直言夸耀自家酒好,喝多就醉,却反说不让客人喝过三碗就会醉。 参考文献 ↑ 1.0 1.1 万军.《广告语言的暗示功能》[J]
什么是广告印象 广告印象(Advertising Impression)广告印象是指广告信息接触受众成员的一次机会。总印象数(或称接触人次)指媒介计划中整个媒介投放的亮相总次数,或指一个媒介排期计划所接触的总人次。 广告印象的计算 总印象数的估计通常采用一种近似的方法,首先计算发布广告的每一种媒介的广告印象数,即用该媒介的受众规模乘以指定时间内该媒介上广告的发布次数;然后再将发布广告的所有媒介的印象数相加,相加之和就是某次广告活动的总印象数。 广告印象的提升方法[1] 一般提高广告印象的方法有如下几种方式: 1、 提高广告投效量。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初的秦池、爱多VCD、及哈药六厂、三厂的诸多产品。一般提高广告投效量有如下几种方式: A、提高总投放,即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投放。如宝洁、哈药集团、海王集团等。 B、提高局部投效,如资金量不够的话,在一个区域内集中投放,使产品在区域内提及率大大提高。如脑白金,起步时就是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规模广告投放,打透一地再开拓另一地,直到覆盖了全国后,才开始做中央媒体。 C.打透一个媒体。因为每个媒体都有相对固定的收视阅读群体,集中在一两个媒体上,战略放弃其它媒体,可以使产品在相对应的人群中提及率大大提升。 2、广告创意,节约投放的技术手段。 广告创意真正价值在这里,即提高传播度、识别度、差异度和记忆度,降低广告成本。广告创意有多种手段,一般为: A. 独特创意。如:斯达舒的“四大叔”篇、“胃篇”,易服芬的“螃蟹篇”等。 B. 简单。一个中心直接表达,如海南养生堂的“朵尔胶囊”篇。 C . 悬念广告。叶茂钟曾有个“寻找小红帽”的广告案例效果极好。 D. 产品名具有传播度,具有联想感。如“娃哈哈”、“脑白金”、“暖卡内衣”。 E、其他手段。如广告版面异形,广告标题做大,字体的运用,色彩的运用等。 3. 有时恶俗的广告,因能产生深刻的产品印象,一样促进销售。 如:斯达舒的最早的“四大叔”篇、“脑白金”的“动画篇”、“敲锣打鼓篇”等,毫无美感,并使人反感,因其反其道行之,使消费者产生深刻的产品印象,大大促进了销售。哈药集团的的产品广告长篇累牍,矫揉造作,但因印象深刻,使得消费者骂着还要去买这些产品。 同样道理,优美的画面,浅薄的产品印象,不产生销售,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如:婷美的内衣“张柏芝”篇、康佳手机的“周润发”篇、可口可乐的“天与地矿泉水”等就是类似的失误。 参考文献 ↑ 刘晓敏、陈海滨.如何使你的广告真正有效?
什么是有效到达率 有效到达率是指在特定的暴露频次范围内,有多少目标受众知道所传播的信息并了解其内容。 有效到达率的确定 有效到达率是在一定时间内同一广告通过媒体到达同一个人(或户)的数量界限。这个界限目前很多人一般参照纳普勒斯(Michael J.Naples)研究的结论确定,其主要内容包括: 1、在一定时期内只对广告目标对象进行一次广告一般毫无价值。 2、在分析媒体有效程度时,暴露频次要比到达率更为重要。 3、在一个购买周期,或4-8周时间内,至少要有2次暴露频次才可能产生一点效果。 4、一般地讲,在一个购买周期,或4-8周时间内需要有三次暴露,才能产生足够的传播。 5、达到一定额次后,其后的暴露所产生的价值是递减的。 6、达到某一频次后,传播会变得毫无价值,并可能产生反作用。有人认为,超过8次就可能产生负效应,最佳频次应为6次。但纳普勒斯认为广告使人厌倦与暴露频次无关。 7、以上暴露频次有效性与在不同媒体上进行广告无关。即只要暴露频次相等效果就相等。
什么是台式POP广告 台式POP广告是一种小型化的可以展示商品和陈列商品为主要目的的广告形式,一般放置于柜台上或配合展会使用,为消费者提供近距离接触商品和试用商品的机会[1]。 台式POP广告的特点[1] 1、台式POP广告一般以陈列商品为主,配合形象品牌和象征图形等内容。 2、台式POP广告较多采用透空式形态和开放式形态,有利于充分的展示商品,在各种材料和制作工艺中,根据实际需要适当选择。 相关条目 POP小型展示卡 悬挂POP广告 落地POP广告 包装POP广告 参考文献 ↑ 1.0 1.1 出自: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课件).《促销广告设计》[M].第三章 POP立体广告设计 第三节 POP广告项目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