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美国最早具有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是1791年获批的美国第一银行和美国第二银行。1837年至1862年间的“自由银行时代”美国没有正式的中央银行,而自1862年至1913年间,一个(私营的)国家银行系统起到了这个作用。 美联储是由美国国会在通过欧文-格拉斯法案(Owen-Glass Act,又称联邦储备法案)的基础上建立的,由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于1913年12月23日签字。角色及责任 美联储的主要任务是:联邦储备银行管理及规范银行业 通过买入及售出美国国债来执行货币政策 维持一个坚挺的支付系统 美联储不能发行美国国债 其他任务包括: 经济教育 社会超越 经济研究组织构成 美联储总部在爱扣斯大厦。美联储包括一个管理委员会。七名委员会成员由美国总统指定并由议会通过。成员任期14年,并且不能连任。一个成员可以在本身任期之余接任另一个成员剩余的任期。联邦开放市场委员会由七名委员会成员和5名联邦储备银行的代表组成。来自第二区纽约的代表是永久成员,其他银行成员以两年或三年为限轮值代表席位。 现任美联储管理委员会成员为: 本·伯南克,主席 唐纳德·科恩, 副主席 弗雷德里克·米什金(Frederic Mishkin) 凯文·沃尔什(Kevin Warsh) 兰德尔·克罗兹纳(Randall Kroszner)银行利率 五十年来联邦基金利率图解联邦基金利率是美联储执行其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其它次要手段包括调整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调整贴现率等。联邦基金利率是一个银行互相支付过夜借款利息的利率。其交替影响最低贷款利率后者通常高于联邦基金利率大约3个百分点。最低贷款利率是银行向其最好客户提供贷款的利率。 低利率通过降低借贷成本来刺激经济活性,使顾客和企业采购和建设更加轻松。高利率通过增加借贷成本来放慢经济发展。(详见货币政策) 美联储通常每次调整联邦基金利率0.25或0.50个百分点。从2001年初到2003年中,美联储13次降低利率,从6.25%一直到1.00%,以应付不景气。2002年11月,利率被降至1.75,许多利率都低于通货膨胀率。2003年6月25日,联邦基金利率被降至1.00%,自1958年来的最低值,当时的过夜利率平均为0.68%。从2004年6月末开始,美联储开始提升目标利率以回应对过于活跃的经济带来的日益增长的通货膨胀的可能的关心。例如2004年12月,利率随着一系列的微小提升而到了2.25%。储备银行 联邦储备区域由国会组建的12个联邦储备银行作为国家的中心银行系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总部统的操作力量,其组成形式更像一个私营公司——很有可能引起对其“所有权”概念的混淆。例如:储备银行向成员银行发行股票。然而,拥有储备银行股票完全不同于拥有私营公司股票。储备银行不是为了营利而运作,根据法律拥有其一定数量的股票是成为其系统成员的必要条件。股票不可以被出售、交易或者作为贷款抵押;根据法律,红利每年被控制在6%以内。 支付给成员银行的红利被认为是对美联储持有的成员银行的法定准备金,不支付利息的部分补偿。根据法律,美国银行必须维持一定的部分准备金,其中大部分保存于美联储的帐户上。美联储不向这些基金支付利息。 美联储1913年遵照“联邦储备法案”建立,后者“建立了一个新的中央银行系统用以增加国家金融系统的灵活性和实力”。这个立法提供了一个包括十二个地区性储备银行和七个成员的管理委员会的系统。所有的国家银行必须加入这个系统,其他的银行也可以加入。储备银行1914年11月开始营业。国会制造美联储纸币并以弹性货币补给供应整个国家。纸币发行给储备银行并后续传输到其它银行机构且与社会需要保持一致。美联储拥有者 美联储声称没有人拥有它——它是一个政府部门内部的独立实体。美联储服从于包括信息自由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和隐私法(Privacy Act)在内的覆盖联邦机构而不是私营公司的法律;同时国会给予美联储自治的权利以保证其独立于政治压力之外行使职责。美联储的三个部分中的每一个——管理委员会、地区性储备银行和联邦开放市场委员会——都独立于联邦政府之外运作以行使其核心职能。一旦一个委员会成员被委任,他或她可以像一个最高法院大法官一样独立,虽然任期短些。政府影响 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从美国国会获得权利。它被看作是独立的中央银行因其决议无需获得美国总统或者立法机关的任何高层的批准,它不接受美国国会的拨款,其成员任期也跨越多届总统及国会任期。其财政独立是由其巨大的盈利保证的,主要归功于其对政府公债的所有权。它每年向政府返还几十亿元。当然,美联储服从于美国国会的监督,后者定期观察其活动并通过法令来改变其职能。同时,美联储必须在政府建立的经济和金融政策的总体框架下工作。
简介 美国瓦乔维亚银行(WachoviaCorporation),又称美联银行。瓦乔维亚银(WachoviaCorporation)目前是美国第四大银行,总资产为4110亿美元,总部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美国银行业目前名列前三位的银行分别是花旗银行、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 瓦乔维亚银行(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B)是美国最大的多样化金融服务公司之一,向1340万个家庭和企业客户提供银行业务、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产品美联银行及服务。瓦乔维亚作为WachoviaBank在15个州(从康涅狄格州到佛罗里达、西到得克萨斯州)的3,131个办事处运营,在兼并整合活动完成前,该公司作为加州WesternFinancialBank运营。瓦乔维亚证券品牌名下运营的两个核心业务包括:在49个州和6个拉丁美洲国家中的零售代理业务,以及在美国精选行业中的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在全球,瓦乔维亚通过40多个国际办事处为客户服务。2005年12月31日,瓦乔维亚拥有资产5208亿美元、市场资本总额823亿美元以及股东资本476亿美历史 Wachovia由第一UnionCorporation和前WachoviaCorporation2001年形成合并。于合并相联,第一联合更改了它的名字到WachoviaCorporation。第一联合:第一联合的普通的起点不长期是在Buford旅馆里在夏洛特的Tryon街道在20世纪的交接以后。H.M.Victor培养资金开始联合国民由卖1,000份股份在$100每。1958年,联合国民与Asheville第一家国家银行和信托公司被合并,建立第一北卡罗来纳联合国家银行。在十年期间,第一联合,通过合并以超过80家银行和其它公司,增长入一个被多化的金融服务公司。 Wachovia:Wachovia是德国命名Wachau的拉丁形式。1753年,他们获取在北卡罗来纳的Moravian移居者给了这个名字地域。移居者选择了名字因为土地类似了一个谷沿多瑙河河以DerWachau著名。1879年,银行打开了在Winston镇以Wachovia国家银行名义。十四年后,Wachovia贷款和信任附近打开了。1911年二合并形成Wachovia银行和信任,转变成WachoviaCorporation。投资银行集团简介 瓦乔维亚企业及投资银行集团为上市和非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金融机构和担保人社区提供全套产品和服务。投资银行和全球市场业务(固定收益、证券和研究)在瓦乔维亚证券(WachoviaSecurities)品牌下运营,通过提供全面的咨询、筹资、构建、研究和执行服务,该业务已成为资本市场的全球主力军。瓦乔维亚企业及投资银行还包括美国第三大理财服务公司以及一流的基于资产的贷款和全球代理行服务。该公司建基于鼓励向所有客户提供创新思想、资本解决方案和富有经验的意见的具有凝聚力的文化上。 瓦乔维亚证券是瓦乔维亚银行及其子公司旗下公司、投资银行、资本市场和机构证券业务的交易名称。这些业务通过下列机构运营:WachoviaCapitalMarkets,LLC(WCM)、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NASD)成员、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和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SIPC)、金融服务局(FinancialServicesAuthority)在英国批准和管制的WachoviaSecuritiesInternationalLimited以及瓦乔维亚银行旗下其他银行和非银行经纪人/代理商子公司(包括在香港获批有限制牌照银行并受香港金融管理局(HongKongMonetaryAuthority)管制的WachoviaBank,NationalAssociation)。业绩 美国五大银行之一的美联银行22日在美股盘前宣布,第二季度出现高达美联银行89亿美元的创纪录亏损,该行同时宣布大幅削减股息87%。第二季度,美联银行每股亏损4.20美元。去年同期,该行实现净利润23亿美元,每股收益1.23美元。据悉,这也是该行在至少20年来首次出现连续两个季度亏损的局面。两周前,美联银行刚刚宣布,美国前副财长斯蒂尔将出任该行CEO,取代已在位8年之久的前CEO汤普森。 美联银行曾表示,预计其第二季度的亏损将达到至少26亿美元,主要考虑到33亿美元的次贷相关损失。21日收盘,美联银行股价上涨21美分,报13.18美元。该股今年以来仍下跌65%。至此,美国资产最大的五家银行的季报已出齐,除了美联之外,花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和富国银行的业绩均好于预期。收购事件 受席卷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深陷困境。美国花旗集团于美国东部时间2008年9月29日宣布,已在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的协助下与原美国第四大商业银行美联银行达成原则性收购协议,同意以21.6亿美元股票收购美联的银行业务,包含承受美联530亿美元负债。美联银行则会继续拥有它于2007年收购的经纪公司AG Edwards、以及共同基金Evergreen。 据悉,花旗集团收购美联银行的协议已经得到双方董事会的批准,不过最终协议还需要美联银行股东会表决,其表决的最后期限是2008年12月31日。 北京时间二零零八年十月三日晚消息,富国银行(Wells Fargo(WFC)和美联银行(Wachovia)(WB)宣布就150亿美元并购计划达成协议。这起并购案让市场清晰地看到了富国银行强大的经济实力及其扩大公司在美国东部业务范围的决心。 这一大胆动作使得美联银行和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C)之间的交易落空。上周一,花旗表示同意收购美联银行的银行和抵押贷款业务。在这一由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促成的交易当中,花旗同意以21亿美元的股票收购美联上述部门。美联银行也表示已与花旗进行了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监督下的谈判,交易有望得到美国政府的援助。 富国银行宣布准备,准备按照0.1991比1的比例交换美联银行股票。 以富国银行周四收盘价35.16美元计算,本次对美联银行的收购出价相当于每股7美元,而周四,美联银行收盘时的股价为3.91美元。 美联银行首席执行官罗伯特-斯蒂尔(Robert Steel)表示,与富国银行合并不需要政府支持,这有助于公司保持完整,更能体现美联银行作为一家完整公司的价值。 根据熟悉内情的人士提供的消息,花旗集团高层对这一消息表示遗憾。据悉,富国银行是在得悉花旗集团的收购计划后才加入对美联银行的追求的。 另外,花旗集团的收购条款当中不包含违约金,否则美联银行要为中断与花旗合作付出沉重代价。 总部设在旧金山的富国银行是美国最大的抵押贷款保险公司机构之一,由于没有接手那些将自己的同行和其他金融服务公司拖垮的高风险贷款业务,该公司在房地产市场崩溃以及接踵而至的信贷危机当中躲过一劫。 富国银行宣布,准备以100亿美元的代价将美联银行的问题资产转移至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同时发行200亿美元证券以改善自己的资产负债表状况。 美联银行宣布其董事会已经在周四晚间批准了富国银行的收购提议。影响 截至美东时间上午9:50(北京时间晚上9:50),美联银行飙升2.97美美联银行元,至6.88美元,涨幅76%;富国银行大涨3.27美元,至38.43美元,涨幅9.3%;而花旗集团重创2.81美元,至19.69美元,跌幅12.6%。 FDIC帮助 美联银行和富国银行指出,与稍早前华盛顿互惠(Washington Mutual)(WAMUQ)与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JPM)合并案不同的是,他们之间的合并不是在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撮合下进行的。 富国银行对美联银行的收购显然对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有利,因为这样一来,后者就不用再为花旗因承担美联银行3120亿美元问题资产而遭受的损失提供保护了。在这些数额庞大的问题资产当中,有美联银行在2006年房市繁荣期收购Golden West Financial时接收的超过1000亿美元的选择性浮动利率抵押贷款。 交易完成后,富国银行将得到美联银行4480亿美元银行存款。这笔存款将成为其稳定的资金来源。 该银行宣布,两公司合并后,其业务范围将遍及美国39个州的10,761个区域。 在这起交易当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富国银行将以公平值计算美美联银行联银行不良资产,这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它表明富国银行的资产状况非常稳健,能够应付收购美联后必须进行的资产减记;其次,它对赞成按市值计价规则的从业者和监管人员投出了信任的一票。 该公司宣布,“我们预计可能发生100亿美元左右的并购和整合开支。为了保证良好的资本状况,我们计划发行200亿美元证券,其中主要是普通股。” 联邦反垄断监管机构2008年10月10日批准富国银行以117亿美元价格收购美联银行,为历时一周的美联银行收购争夺战盖棺定论。 富国银行的收购计划,在花旗集团退出竞购后一天内便迅速获批。9日晚些时候,花旗集团因在如何分割美联业务上未与富国银行达成一致而宣布退出收购谈判。当天,富国银行称将继续推进收购进程,并计划在第四季度未完成交易。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在10日公布的一份“提早结束”反垄断审查的交易名单中把该交易包括其中。“提早结束”表示,该委员会或司法部门在反垄断法规定的30天审查期结束之前便完成了审查。 目前,该收购交易还有待美联银行股东的一致通过。 据花旗集团提供给法庭的文件显示,上月26日,美联银行储户从该行取走50亿美元储蓄存款。当天美联银行首席执行官鲍勃·斯蒂尔约见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维克拉姆·潘迪特商谈收购事宜。 9月29日,花旗集团宣布已在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协助下与美联银行达成原则性收购协议,同意以21.6亿美元收购美联的银行业务。但本月3日富国银行突然介入,宣布美联银行董事会已同意富国提出的以117亿美元收购全部美联银行的方案。花旗集团以同美联银行的排他性收购协议遭非法终止为由,计划向法庭提交诉讼,索赔最高600亿美元。北京代表处违纪事件背景 美联银行——美国第五大银行——北京代表处越权开展了两项经营性业务:支票托付和信用证项下的索汇业务。而这两项业务违反了《外资金融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下称《办法》)的有关规定。这个办法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在2002年6月27日颁布的,在第十五条中明确写着:“代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与任何单位 或自然人签订可能给代表机构或其代表的外资金融机构带来收入的协议或契约,不得从事任何形式的经营性活动。”也就是说,外资银行在中国所设立的代表处的工作仅限于研究当地市场,为未来开办分支机构做好铺垫,代表处不能做业务是最基本的规定。 经银监会的进一步调查发现,美联银行在上海的代表处也在开展同样的业务。于是在8月15日,银监会对美联银行北京、上海代表处发出处罚通知,并将罚单传真至美联银行在美国的总部。9月底,银监会向其设在各地的分局和各大金融机构发出了《关于处罚美联银行北京上海两家代表处的通报》,两家代表处所从事经营的非法所得22万美元被没收,并被课以等同于非法所得收入的罚款(22万美元),共计44万美元。此次银监会发出的25号通报还创造了几个我国银行监管机构处罚外资银行代表处的“第一”:这是银监会自成立后处罚的第一家外资银行,也是第一次跨两地(北京、上海)对两家代表处同时进行处罚。 对此,美联银行有两种选择:申诉或认罚。也许是出于影响扩大的顾虑,美联选择了认罚。而且银监会也取消了美联银行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一年的任职资格。上海代表处升格为上海分行的申请也被驳回,美联银行在中国内地的发展脚步不得不放慢了。影响 对此事件,美联银行北京代表处以没有授权接受媒体采访为由保持缄默。其他外资银行对待此事的态度也十分谨慎,认为同是外资银行,不便对此事发表评论。但一位外资银行内部的工作人员认为,人们普遍认为外资银行在综合竞争力上远远高于中资银行,但这并不代表它不会“越轨”。在外资银行内部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同程度的违规行为。代表处为总行拓展业务或寻找客户,已经不是什么不可跨越的“雷池”了,打《办法》擦边球也成为了外资银行内部公开的秘密。而且他认为美联银行此次“东窗事发”也是因为其做法太过“明显”,不像其他外资银行做的那么“隐蔽”。 美联银行在这次的受罚事件中并不是惟一“主角”。上海的两家外资金融机构和武汉的一家外资金融机构也受到了处罚或警告,只是这三家金融机构违规动作相对较轻,银监会并没有公布具体名称。就是在前几年,也有外资银行受罚的事情发生,当时受处罚的那家外资银行的代表处接受了客户的单据,让设在另外一个城市的代表处做业务,此项违规行为也受到了监管部门的处罚。 违规的毕竟会被曝光,毕竟要付出代价。美联银行已开中国银监会处罚外资金融机构的“先河”。外资银行作为业内的领头羊,如果他们带头违规,将对其他银行产生非常恶劣的示范效应。所以,美联事件同时也对金融市场发出警示:一方面要逐步对外资银行开放,一方面要在我国法律、政策环境下实行严格的监管。外资银行一旦进入中国市场,就必须遵守中国的法规、制度。监管部门也必须对他们实行严格的监管。在这里,要对外资银行说的是:开放不意味着放任,监管也不是制约,严格监管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地开放,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依据 银监会认定美联银行违规的依据是人行颁布的《外资金融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那么在2006年后,这项法规是否仍然适用于中国全面放开银行业的形势呢?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贺力平认为,人行颁布的这个《办法》针对的是外资金融机构的驻华代表机构,而非具有完全经营资格的外资金融机构,二者是有区别的。而外资金融机构驻他国代表处不能从事经营性的业务也是国际上通行的惯例。签署入世协议后,中国将逐步放开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范围,但不涉及驻华代表处。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规则经济”,让“规则”在市场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增加“以身试法”者违规的成本,维护“游戏规则”的公正性是监管部门的目的。在美联银行被罚一事中,真正的发布命令者是“规则”,而不是行政命令。当然,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全面放开银行业的承诺已越来越清晰,类似的事件还会出现,银监会的铁碗形象也渐渐树立。可以预见的是,今后银行业的政策和环境将更加透明和规范,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谁也不会享受超国民待遇。双方在同一个游戏规则下公平比赛,这样的“赛事”才是人们最愿意看到的。
美国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简介 雷曼兄弟环球总部设于美国纽约市,地区性总部则位于伦敦及东京,在世界各地设有办事处。雷曼兄弟被美国《财富》杂志选为《财富》500强公司之一。 美国雷曼兄弟公司拥有包括众多世界知名公司的客户群,如阿尔卡特、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戴尔、富士、IBM、英特尔、美国强生、乐金电子、默沙东医药、摩托罗拉、NEC、百事、菲力普莫里斯、壳牌石油、住友银行、及沃尔玛等。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历史 雷曼成立之初只是一家从事棉花(资讯,行情)交易的公司,后来业务进一步扩大,美国不少零售巨头如西尔斯百货等都曾经从雷曼公司获得融资,雷曼家族也因此成为富甲一方的望族。雷曼曾以严谨审慎著称,稳健的作风也为它经历一个多世纪大浪淘沙而依然存在的重要原因。直到1980年代,在公司中得势的还是稳健派。不过,也正是在那个时期,雷曼内部发生了稳健派和冒险派之争。以交易员为主的稳健派主张坚持其传统的交易和证券承销业务,以保证公司的稳步发展,而以银行家为代表的冒险派却提出要大胆利用公司资本积极进取,以谋求高收益和快速发展。1983年,两派之争公开化,并导致公司分裂。次年,雷曼被美国运通收购。 雷曼兄弟公司是为全球公司、机构、政府和投资者的金融需求提供服务的一家全方位、多元化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通过其由设于全球48座城市之办事处组成的一个紧密连接的网络积极地参与全球资本市场,这一网络由设于纽约的世界总部和设于伦敦、东京和香港的地区总部统筹管理。雷曼兄弟公司自创立以来,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了创造新颖产品、探索最新融资方式、提供最佳优质服务的良好声誉。这一声誉来源于本公司杰出的员工及其热忱的客户服务。公司目前的雇员人数为12,343人,员工持股比例达到30%。雷曼兄弟公司不断扩展国际业务,2002年公司收入的37%产生于美国之外。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 据彭博通读社2008年9月15日报道,在英国巴克莱银行和美国美洲银行相继放弃收购谈判,加之华尔街对其进行可能的破产清算之后,雷曼兄弟控股公司(以下简称雷曼兄弟)已着手准备申请破产保护。 准备申请破产保护 据一名熟知雷曼兄弟计划的人士透露,2008年9月14日晚上,雷曼兄弟及其律师已准备递交与申请破产保护有关的文件。虽然还没有作出最后决定,但除了申请破产保护外,雷曼兄弟已没有其它任何选择。由于相关磋商尚未对外公开,这名消息人士拒绝透露姓名。 作为收购雷曼兄弟的首选之一,巴克莱也是第一个退出竞购的。他们表示,之所以选择放弃是因为没有获得美国政府或其它华尔街公司就雷曼兄弟资产潜在损失提供保护的承诺。另据一名熟悉谈判的人士透露,大约3小时之后,美洲银行作出与巴克莱同样的决定。目前,银行和券商已开始“加固”与雷曼兄弟有关的业务,试图将可能的破产申请造成的影响最小化。 对当前形势较为了解的人士表示,为了防止雷曼兄弟在2008年9月15日“开市”崩盘,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储备系统进行了长达3天的努力。随着巴克莱和美洲银行相继选择退出,这家投资银行已没有太多选择。宾夕法尼亚州哈沃福特独立信用评级机构Egan-Jones Ratings Co.总裁西恩·艾根(Sean Egan)称:“最理想的情况是联邦储备提供一个为期48小时的暂时交易冻结,在流动资金方面为雷曼兄弟提供直接支持,进而为其它竞标者出现或者其它此前对收购感兴趣的公司重新考虑争取时间。最坏的情形则就是破产,现在的雷曼兄弟正朝这一方面前进。”雷曼兄弟发言人马克·莱恩(Mark Lane)拒绝对此事发表评论。 华尔街密谋对策 位于伦敦的巴克莱的发言人利·布鲁斯(Leigh Bruce)在2008年9月14日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巴克莱选择退出的原因在于:就减少雷曼兄弟“无限期债务”带来的压力这一问题,他们并没有从美国政府那里获得担保或者达成一项相关协议。 美洲银行发言人斯科特·斯韦斯利(Scott Silvestri)拒绝对此事发表评论。媒体援引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说,美洲银行已与美林公司就并购一事进行谈判。成员包括218家银行的国际互换与衍生金融产品协会(以下简称ISDA)在2008年9月14日发表的声明中说,他们已就雷曼兄弟相关业务进行衍生市场净额结算交易,为这家位于纽约的公司的破产作准备。ISDA说,如果在2008年9月14日晚上11点59分之前还没有递交破产申请,所有达成的交易将被废除。 2008年9月14日早上,也就是有关“拯救计划”的谈判进行到第3天,华尔街高层来到下曼哈顿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召开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包括花旗集团CEO威克曼·潘迪特(Vikram Pandit)、瑞士银行美国区董事长罗伯特·沃尔夫(Robert Wolf);摩根大通派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投资银行业务部副CEO史蒂夫·布莱克(Steve Black)和首席法律顾问斯蒂芬·卡特勒(Stephen Cutler)出席会议。 信评公司Egan-Jones总裁肖恩·伊根(Sean Egan)表示,雷曼兄弟破产造成的影响无法与房利美、Freddie Mac、贝尔斯登公司或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相提并论。他说:“市场现状告诉我们,雷曼兄弟的净资产和其它资产不足以偿还债务,也就是说,一美元债务并不是100美分那么简单。雷曼兄弟的债务将引发信用违约互换。”雷曼兄弟公司董事会在08年9月14日苦寻买家未果后做出了申请破产保护决定。当日,英国第三大银行巴克莱银行在美国政府拒绝提供财政担保后决定退出拯救雷曼兄弟公司的行动。大约3小时后,美国银行也宣布退出,转而收购美林公司。 在政府拒绝救命、收购退路全断之后,雷曼兄弟公司最终决定,根据美国破产法案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一旦申请得到批准,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将在破产法庭监督下走上重组之路。这也将是垃圾债券专门公司德崇证券商品公司1990年破产之后美国金融界最大的一宗破产案。 信贷危机所致 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在美国抵押贷款债券业务上连续40年独占鳌头。但在信贷危机冲击下,公司持有的巨量与住房抵押贷款相关的“毒药资产”在短时间内价值暴跌,将公司活活压垮。 面临公司破产的凄凉前景,雷曼兄弟公司在曼哈顿纽约时报广场附近第七大道的总部门口08年9月14日夜间人来人往,不少公司员工携带着纸盒子、大手袋、行李袋甚至拉杆箱走出大楼,更有一些人低声哭泣,相互拥抱道别。大楼对面,各电视台的直播车排成一排。 美国金融危机升级 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美英金融机构两天来发生了一系列“地震”。英国巴克莱银行14号宣布,撤出对雷曼兄弟公司的竞购行动。当地时间今天凌晨,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 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考克斯以及来自花旗集团、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盛、美林公司等的高层连续三天云集位于曼哈顿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总部,研究如何拯救面临破产的雷曼兄弟公司,以阻止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但财长保尔森反对动用政府资金来解决雷曼的财务危机,会议没有取得成果。 受此影响,与会的英国第三大银行巴克莱银行宣布,由于美国政府不愿提供财政支持,决定退出拯救计划。当地时间2008年9月15号凌晨,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 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将对美国金融市场产生明显冲击。有人预测,美国金融市场可能迎来“黑色星期一”。 雷曼破产申请显示负债6130亿美元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周一上午提交的破产申请显示其目前负债超过6000亿美元。 该行现有总计6130亿美元的负债,而其总资产为6390亿美元。 该行向纽约南区联邦破产法院提交的申请显示其有超过10万个债权人,其中最大的是花旗集团(C)和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BK),后者是雷曼大约1380亿美元的高级债券的契约受托人。 Bank of New York还被列为第二和第三大债权人,对120亿美元的高级债务和50亿美元的初级次顺位债务拥有索偿权。 这份破产申请还显示,AXA、ClearBridge Advisors和Fidelity Investments的母公司FMR是雷曼最大的3个股东。雷曼兄弟公司158年历程 1850: 来自于德国巴伐利亚的移民亨利?雷曼、埃马努尔?雷曼和迈尔?雷曼三兄弟在亚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创办了这家公司,从事大宗商品交易业务 1858:纽约办事处开业 1870:雷曼兄弟公司协助创办了纽约棉花交易所,这是商品期货交易方面的第一次尝试 1887: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赢得了交易席位 1889:第一次承销股票发售 1905:管理第一宗日本政府债券发售交易 1923:承销1.5亿美元的日本政府债券,为关东大地震的缮后事宜筹集资金 1929:雷曼公司创立,该公司为一家著名的封闭式投资公司 1949:雷曼公司建立了十大非凡投资价值股票名单 1964:协助东京进入美国和欧洲美元市场为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政府发行第一笔美元债券 1970:香港办事处开业 1971:为亚洲开发银行承销第一笔美元债券 1973:设立东京和新加坡办事处提名为印度尼西亚政府顾问 1975:收购Abraham& Co.投资银行 1984: 雷曼兄弟公司的投资银行家和交易员之间的争斗导致该公司被出售给了Shearson公司。 1986:在伦敦证券交易所赢得交易席位 1988:在东京证券交易所赢得交易席位 1989:曼谷办事处开业 1990: Shearson Lehman Hutton重新启用了雷曼兄弟这一公司名称。同年雷曼兄弟汉城办事处开业 1993: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 将Shearson分拆出去,获得独立的雷曼公司再次以雷曼兄弟的名字著称于世。同年雷曼兄弟北京办事处开业为中国建设银行承销债券,开创中国公司海外债券私募发行的先河为中国财政部承销发行海外首笔美元龙债 1994:该公司以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的名称在纽约证交所上市。同年雷曼兄弟被聘任为华能国际电力首次纽约股票上市的主承销商,经办中国公司最早在海外的首笔大额融资(六亿两千五百万美元) 1995:台北办事处开业 1997:承销中国开发银行的扬基债券发行,这是中国政策性银行的首次美元债券发行 1998:雷曼兄弟公司被收入标准普尔500指数雅加达办事处开业 1999:与富达投资(Fidelity Investments)建立战略联盟,为零售股民提供投资与调研服务与东京–三菱银行就日本并购事宜建立联盟 2000:墨尔本办事处开业,并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ANZ”)建立了战略联盟,雷曼兄弟公司成立150周年纪念 2001:雷曼兄弟公司被收入标准普尔100指数 2003:收购Neuberger Berman,确立公司在财富和资产管理产业的领导地位;欧洲总部迁址于Canary Wharf 的25银行街;收购The Crossroads Group,从而拓展了公司的私人证券基金投资管理业务;穆迪公司提高了公司长期信用等级为A1,LBI经纪交易商信用等级为Aa3. 2004:亚洲总部迁址于东京Ropponqi山;参与了世界上前五起中的两起并购重组交易:Cingular Wireless重组AT&T Wireless业务和Sprint重组Nextel Communications;参与执行美国公共事业历史上最大一单资本市场交易,为太平洋电力提供金融服务;为Belgacom SA执行年度全球最大IPO;公司财报创下历史纪录,包括净利润,每股收益,股息增加33%;公司投资管理部门管理资产上升至创纪录的USD137 billion. 2005:基于分散化的收入来源和强劲的风险管理,标准谱尔把公司长期高级债务等级从A调至A+;公司管理资产增至创纪录的USD175 billion;因卓越表现荣膺欧洲货币杂志“最佳投资银行”;印度孟买分公司开业. 2006:各业务单元和业务区域连续三年创纪录营收;在BARRON的美国和加拿大受调查的年度最大500公司执行力排名第一;伦敦股票交易所交易量排名第一;顾问年度三大全球并购重组交易:AT&T重组BellSouth,Gaz de France重组Suez, 安达信抵制安然收购请求;伦敦商业学校的雷曼女性业务中心开业. 2007:荣膺财富杂志最受羡慕证券公司第一名;各业务单元连续第四年赢收;作为金融顾问,参与有史以来最大的对金融研究机构的并购重组:皇家苏格兰银行,桑坦德银行和富通银行组成的财团对ABN AMRO价值USD98 billion的重组交易;雷曼兄弟全球金融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在Spelman 大学创立,是美国历史上黑人大学排名第一的研究所;气候变化委员会创立. 2008:受累于美国次级债危机,雷曼兄弟公司负债6230亿美元,报历史最大亏损,9月15号雷曼兄弟宣布将依据以重建为前提的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但破产的为母公司,旗下的经纪业务和投资银行部门均不在破产之列. 雷曼家族掌控时期(1850年–1969年) 亨利·雷曼(Henry Lehman)为卖牛商人之子,1844年23岁的亨利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Rimpar市移民到美国,定居在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在那里开了一家名为「H. Lehman」的乾货商店。1847年,因伊曼纽尔·雷曼(Emanuel Lehman)到来,商号更名为“H. Lehman and Bro”。当1850年家中最小的弟弟迈尔·雷曼(Mayer Lehman)也到此地候,商号再次变更,定名为「Lehman Brothers」。 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南部地区,棉花是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利用棉花的高市场价值,三兄弟开始定期接受由客户付款的原棉贸易,最终开始棉花的二次商业贸易。几年之间这项业务的增长成为他们经营的主力项目。在1855年,亨利因罹患黄热病而过世後,另外两兄弟继续从事农产品期货生意和经纪商业务。 1858年因众多因素,棉花贸易中心由美国南方转移到纽约。雷曼在纽约市曼哈顿区自由大街119号开设第一家分支机构的办事处,当年32岁的伊曼纽尔负责办事处业务。1862年遭逢美国内战,因此公司和一个名为约翰·杜尔的棉商合并,组建了雷曼杜尔公司(Lehman, Durr & Co.)。 在内战结束后,公司为阿拉巴马州提供财务支持以协助重建。公司总部最终也搬到1870年创建纽约棉花交易所的纽约市。1884年伊曼纽尔设置了公司理事会,公司还在新兴市场从事铁路债券业务并进军金融咨询业务。 早在1883年,雷曼已成为咖啡交易所成员之一,到了1887年公司还加入纽约证券交易所。1899年,则开始首笔公开招股生意,为国际蒸汽泵公司招募优先股和普通股。 尽管提供国际蒸汽,但一直到1906年,公司才从一个贸易商真正转变成为证券发行公司。同一年在菲利普·雷曼的掌管下,雷曼公司与高盛公司合作,将西尔斯·罗巴克公司雨通用雪茄公司上市。 随后的二十年间,差不多有上百家新公司的上市都由雷曼兄弟协助,其中多次都和高盛公司合作。这些公司中有:F.W. Woolworth Company、May Department Stores Company、Gimbel Brothers, Inc.、R.H. Macy & Company、The Studebaker Corporation、the B.F. Goodrich Co. 以及 Endicott Johnson Corporation。 菲利普·雷曼于1925年退休,由他儿子罗伯特·雷曼(昵称“波比”)接手担任公司领导。波比领导期间,公司在股票市场复苏时由侧重于风险资本而度过了资本危机大萧条。1928年,公司搬到现在鼎鼎有名的威廉一街。 雷曼兄弟公司是传统的家族生意。但在1924年,约翰·M·汉考克以首位非家庭成员身份加入雷曼兄弟公司,接着在1927年门罗·C·古特曼和保罗·马祖尔也相继加盟。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雷曼兄弟签署了第一电视制造商杜蒙的首次公开招股,并为美国广播公司(RCA)提供资金协助。它也为快速增长的石油工业提供金融协助,其中包括了哈利伯顿公司(Halliburton)和科麦奇公司(Kerr-McGee)。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雷曼兄弟签署了数字设备公司的首次公开上市(IPO)。稍后,它又协助了康柏公司上市。罗伯特·雷曼于1969年去世,当时已经没有雷曼家族任何一位成员在公司任职。罗伯特死给公司留下了领导真空,加之当时经济不景,把公司带进困难期。1973年,贝尔豪威尔公司主席和首席执行官皮特·彼得森受聘挽救公司。雷曼投资的部分中国企业 2006年11月 IBM与雷曼兄弟 初始注资1.8亿 IBM与雷曼兄弟宣布双方联合启动一项初始注资金额为1.8亿美元的“中国投资基金”, 双方分别为该基金注入9000万美元初始资金。 2007年6月 IBM、雷曼兄弟、金蝶国际 1.32亿港元 07年6月,雷曼兄弟携手IBM公司投资约1.32亿港元购入金蝶国际约7.7%股份。 2007年11月 雷曼兄弟私人股权合伙公司 千万美元级别 雷曼兄弟私人股权合伙公司主导,数家风险投资机构联合向“去哪儿旅游搜索”网站注资, 投入资金为千万美元级别。 2007年12月 雷曼兄弟、天津融创集团 2亿美元 雷曼兄弟向天津融创集团注2亿美元,拟取得后者35%股份。 2008年5月 雷曼兄弟与中铁二局 1.5亿元人民币 雷曼兄弟与中铁二局联手,拟在成都设立合资公司, 雷曼兄弟出资约1.5亿元人民币,占该合资公司49%的股份。 2008年5月 雷曼兄弟与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0万美元 雷曼兄弟向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资2000万美元, 后者是一家民营企业,主要生产用于空调和制冷业的铜管。美国雷曼兄弟挽歌 伦敦雷曼兄弟欧洲总部位于时代广场中心的雷曼兄弟公司总部门口,一个个垂头丧气、西装革履的投行精英正步出这座曾经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他们手中拿着纸箱、文件袋、艺术品、雨伞等办公物品,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印着“Lehman Brothers”的标识。 警车在街边闪烁,与雷曼兄弟总部相临的第七大道上簇拥着记者和围观的人群,似乎都在嘲讽地看着这些失意的人们。这些人们在门口相互道别、拥抱,眼中似有泪花,对媒体记者的提问置若罔闻。其中一位突然变得气愤起来,冲着围观的人们大喊道,“这有什么好看的?你们觉得这很有趣吗?”这是美国周日夜晚时美联社记者目击的场景,而明天太阳升起时,华尔街上已经没有“雷曼兄弟”这个名字了。 根据雷曼兄弟提供给本网的信息显示,该公司计划根据《美国破产法》 (U.S. Bankruptcy Code)第11章规定,向纽约南区美国破产法庭申请破产保护。雷曼兄弟表示,该申请不涉及控股公司旗下的各个经纪自营商子公司和其他任何子公司,所有的经纪自营商子公司将继续运营。雷曼兄弟表示,包括其全资控股子公司Neuberger Berman Holdings LLC的客户在内的公司所有客户,将可继续利用各自账户进行交易,或进行其他操作。Neuberger Berman LLC和Lehman Brothers Asset Management将继续正常运营,不会受到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的影响,其投资组合管理、研究和操作仍然继续。雷曼兄弟还表示,Neuberger Berman客户已缴足的证券将独立于雷曼兄弟的资产之外,不会受到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债权人的索赔。雷曼兄弟表示,公司董事会授权申请破产是为了保护公司资产,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除了递交破产申请,LBHI还计划递交各种破产法第11章所允许的宽限申请,以便公司能继续按正常途径运转业务。这些宽限申请包括向公司员工支付工资、薪水和继续提供其他福利。 显然这个消息让市场始料不及,因为在周末,华尔街投资银行们还幻想美国政府的拯救,而一直以来,雷曼兄弟也一直在寻找对其有兴趣的卖价,而今,一切均宣告结束。其董事长理查德 ·富德力挽雷曼兄弟于狂澜的英雄壮举也正式宣告失败。就在贝尔斯登刚刚以极低的价格被摩根大通收购之后,卖空方就转头盯上了雷曼。由于其相对小的公司规模及大量涉足信贷抵押证券业务,人们普遍认为,雷曼兄弟将成为下一个最脆弱的主力券商。仅仅一天之中,它的股价就跌到了一半。而今,雷曼兄弟也正是步贝尔斯登的后尘,在华尔街的名单上消失了。富德没有能够重演奇迹。他曾经成功地运用了在其公司领袖生涯中所经历的三次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验,它们分别是发生在1994年的信贷危机、1998年的货币危机和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雷曼兄弟曾在1998年濒临绝境,就在富德先生对市场谣言置若罔闻并希望它们会不攻自破之后,当时雷曼的流动资金几近枯竭。“我们没有积极面对舆论。我错了”,他当时承认。但是这也正使得雷曼兄弟学会及时应对市场猜疑,在这次危机中迅速讲出真相。但美国政府救了贝尔斯登,救了两房,却不愿,或许也是不能再救雷曼兄弟。 为弥补地产相关证券的巨额损失,雷曼兄弟一直苦苦寻找买家;然而,当联邦政府官员表示政府不会提供融资支持雷曼兄弟收购交易,过去这个周末该行和潜在买家的谈判也最终搁浅。富德刚刚度过了他62岁的生日,没有任何退休的打算。他痛恨懦夫,他坚信凭借强大的企业凝聚力和深厚的客户关系,雷曼可以不惧任何大风大浪。曾经有个说法,称理查德 · 富德所带领的雷曼兄弟就像一条有着19条命的猫。而今,这个传奇只能成为一个传奇的回忆了,雷曼兄弟已经成为了历史。
提供的服务 美国运通银行提供的服务包括:共同基金配销、跨国汇款、信用状及贸易融资,以及金融市场服务,涵盖外汇交易、交易执行与利率风险管理。针对个人客户则提供广泛的金融、投资与财富管理产品与服务。相关信息 据英国《金融时报》当地时间9月18日报道,渣打银行决定以约8.6亿美元的现金从美国运通公司收购其旗下的美国运通银行(AEB),以扩充自身的私人银行业务。该项收购预期将在2008年第一季度完成。但本次出售不包括任何的运通公司的卡类和旅行业务。 总部设在纽约的运通公司创建于1850年,旗下有三大分支机构:美国运通旅游有关服务、美国运通财务顾问及美国运通银行。在以美国为基地的银行中,美国运通银行拥有其中一个最大的国际分支机构网络,在47个国家开设代理银行业务,包括为那些在当地没有运营的银行提供服务和私人银行业务。 渣打银行表示,本次交易将使其美元结算业务的规模扩大一倍,同时将使整个集团拥有直接的欧元和日元结算运营。渣打银行首席执行官冼博德称,该交易将为渣打银行最近成立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提供“超强动力”。这笔收购交易将使渣打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计划缩短2年至3年。 美国运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肯尼斯·切诺特也表示:“此次协议是我们专注于高成长、高回报支付业务战略的体现,过去几年中它一直推动我们的业绩增长。”据悉,在消费及批发银行业务增长的推动下,渣打的中期税前利润增长30%,至19.8亿美元。在批发银行业务方面,受到全球市场业务增长帮助,渣打银行扣除资产减损前的营业利润达11.9亿美元,增幅为32%。 运通公司预计此项交易基本上不会影响其2008年盈利,虽然对不同季度的盈利将产生一定影响,但是该公司预计本财季将因此项交易而计入大约5000万美元的开支。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是世界上最具实力的银行,是世界上美元和黄金最多的地方。位于自由大道33号。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实际上包括十二家银行及其分布在全美各地的二十五家地区分行。尽管它最初设立目的是为了稳定和保护美国的银行系统,但其目前的主要职责却是控制通货膨胀。 根据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章程,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消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影响,并积极参与创造环境,促进高就业率、稳定物价、国民经济增长和不断提升的消费水平。"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简称"美联储")的另一项重要职责是推动资金在银行系统内安全高效地流转。迄今为止,通过鼓励在电子转帐等领域进行科技创新,美联储已大大提高了支付系统的效率。最早的资金流转是通过电报进行的,时间可追溯至1918年。最终,美联储将朝着无纸货币或电子货币的未来迈进,一旦实现,它的日常工作职责 - 更换旧币和没收伪钞,将不复存在。 美联储由一个七人组成的总裁委员会负责管理,所有委员均由总裁予以委任。每个委员的任期长达十四年。总裁委员会下设一名主席和一名副主席,其任期均为四年。由十二名委员组成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则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组织,该委员会每年召开八次会议,研讨美国的经济和货币政策。 简而言之,掌控世界经济的美国经济,尽在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掌控之中。 “美联储”的性质 “美联储”的性质和来历在美国的学术界和新闻媒体中,是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禁区”。媒体每天可以长篇累牍地辩论“同性恋婚姻”这类无关痛痒的问题,而对到底谁控制着货币发行,这样一个关系到每一个人、每一天、每一分钱收入、每一项贷款利息支付的“利益攸关”的问题,几乎只字不提。 不算夸张的说,直到今天(《货币战争》一书发行前),中国可能也没有几个经济学家知道美联储其实是私有的中央银行。所谓“联邦储备银行”,其实既不是“联邦”,也没有“储蓄”,也算不上“银行”。多数中国政府的官员可能会自然地认为是美国政府发行着美元,实际情况是,美国政府根本没有货币发行权利!美国政府要想得到美元,就必须将美国人民的未来税收(国债),抵押给私有的美联储,由美联储来发行“美联储券”,这就是“美元”。 到目前为止,中国是世界上仅存的为数不多的由政府直接发行货币的国家。政府和人民为此而节省下来的巨额利息开支是中国能够高速长期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如果有人提出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人民银行必须用政府的国债作为抵押来发行人民币,中国人民就需要当心了。 如何调控美国经济 美联储有三大法宝,用来调控美国的经济状况。 第一,美联储可通过买卖美国国债来抑制通货膨胀或刺激通货紧缩。当它买进时,货币供应量便增加;当它卖出时,货币供应量则减少。这些交易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而在另一方面,它们能帮助政府确定,货币可用量究竟有多少?资金借贷是否容易?借贷成本是否高昂?这些会影响到,多少人会有工作,物价是否会稳定,有多少商品和服务将会被生产和销售……等等。 第二,美联储可要求商业银行保留一定百分比的资金作为"储备金",这些储备金或是金库里的现金,或是存在美联储的"储备金结算"特别帐户中。由于银行不能动用储备金,因而美联储可通过改变储备金的要求比例,引导银行向市场出借更多或更少的资金。银行需要储备的资金越多,它们可出借的资金就越少,贷款的利率就越高,需要贷款的零售、建筑等行业所受到的制约也就越大。 最后,也是目前最少采用的,美联储会设定一个贴现率,银行可根据这一利率向美联储借款。银行可向美联储的"贴现窗"借款,从而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出借。不过,运作良好的银行通常都不会向贴现窗借款。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美联储的影响力在这一领域已日渐衰落。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美联储通过控制银行来控制消费者的花费。没错,我们的钱是我们自己的。但我们究竟有多少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联储近期的货币政策。 根据《联邦储备法》的规定, 美国一共分为十二个储备区, 每个区设一个联邦储备银行(另下辖25个分行). . 每个联邦储备银行都有一个由九名董事组成的董事会, 他(她)们被分为A、B、C三组, 每组三名, 代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 A组代表的是联邦储备系统中作为会员的商业银行集团, B组和C组则代表公众集团. A组和B组的董事从该储备区会员银行进行选举产生, C组董事由联邦储备委员会任命, 董事会的董事长由联邦储备委员会来任命一位C组中的董事担任. 另外, B组和C组中的董事不能在会员银行中担任其它的职务, 而C组董事更是连会员银行的任何股份都不准持有. 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和第一副行长由董事会董事提名, 经联邦储备委员会批准后方可上任. 而联邦储备银行分行的董事会则由5至7至董事组成, 其中多数由上级的联邦储备银行任命, 剩下的少数则由联邦储备委员会任命. 联邦储备银行及其分行的董事会有责任收集全国各地经济运行状况的信息, 并及时、详细的向联邦储备委员会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报告, 以便它们能更好的做出实施相应的货币政策的决定. 这些信息通过储备银行进行整理后, 还以一个特别报告的形式(非正式的叫法为“米色书”,Beige Book)向公众进行发布, 时间通常是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召开例行会议前两周左右. 此外, 董事会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每隔两周向联邦储备委员会提出一个适合该储备银行的贴现率, 当然, 这得经过后者批准方能生效. 每年, 除了要接受联邦储备委员会的审计以外, 联邦储备银行还要接受美国审计总局(The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的审计(与外国中央银行的交易及公开市场操作等少数几个领域除外). 并且, 为加强自我监督的力度, 每个联邦储备银行都有一名专门向董事会负责的内部审计师. 联邦储备银行受联邦储备委员会及美国国会的监督. 另外, 和联邦储备委员会一样, 为更好履行相应的职责, 各个联邦储备银行也根据自身的需要, 雇佣一定的数量的职员从事管理及日常工作.
美国富国银行(Wells Fargo) 美国富国银行网站:http://www.wells-fargo.com/美国富国银行简介 富国银行是美国唯一一家获得AAA评级的银行,建于1852年,名称一直未变;按商业银行资本市值,全球排名第四。 富国银行是一家提供全能服务的银行,业务范围包括社区银行、投资和保险、抵押贷款、专门借款、公司贷款、个人贷款和房地产贷款等。富国银行存款的市场份额在美国的17个州都名列前茅,是美国第一的抵押贷款发放者,第一的小企业贷款发放者,拥有全美第一的网上银行服务体系。是美国唯一一家被穆迪评级机构评为AAA级别的银行。可以不夸张地说,富国银行是美国最好的银行从1852年起,富国银行已经成为美国西部信贷服务的标志性企业之一。 100多年前,运输邮件和现金需要长途旅行,走过沙漠、草原和山岭。在美国黄金潮时期,富国银行为顾客提供了有规律联络(包括1864年第一次通过电报进行的电子交易),运输重要的商品,将未加工的黄金运送到加工地点制成金币。今天,富国银行仍然坚持每时每刻都为顾客提供重要的经济服务——通过自动取款机、电话、个人电脑和不断发展的银行网点。富国银行高度的办公效率非常著名,并使顾客能从先进的产品和服务中获得利益。 截至2004年底总资产4280亿美元,美国第五大银行,在纽约交易所上市(代码:WFC),市值为1050亿美元,是美国第四大市值的银行。拥有15万的员工,拥有两千三百万的客户,拥有6046家分支机构,在《财富》杂志中利润排行第十七名。 建于 1852 年,截至2004年底总资产4280亿美元,美国第五大银行,在纽约交易所上市(代码:WFC),市值为1050亿美元,是美国第四大市值的银行。拥有15万的员工,拥有两千三百万的客户,拥有6046家分支机构,在Fortune杂志中利润排行第十七名。 富国银行是一家提供全能服务的银行,业务范围包括社区银行、投资和保险、抵押贷款、专门借款、公司贷款、个人贷款和房地产贷款等。富国银行存款的市场份额在美国的17个州都名列前茅,是美国第一的抵押贷款发放者,第一的小企业贷款发放者,拥有全美第一的网上银行服务体系。是美国唯一一家被穆迪评级机构评为AAA级别的银行。富国银行企业文化 美国的富国银行是一直遵循“先人后事”这一原则来开展其业务的。他们在开展业务时,总是先找到优秀的人,然后会针对这个优秀的人,来为其设计业务。富国银行就有为了留住一个优秀的员工,在员工所在的城市开设办事处的事例。给优秀的员工以个性化的舞台,是他们成功的秘诀。富国银行财务指标 富国银行的主要财务指标如下:2004年富国银行的每股盈利、贷款增长率和存款增长率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净资产收益率是19.6%,总资产收益率1.71%。资本充足率为12.07%,其中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41%。不良贷款率为0.55%。 从财务指标的长期表现来看,富国银行20年以来取得了23%的股东复合回报率。市值从20年前的不足10亿美元增长到1050亿美元,股价由84年的 1.92升到2004年的62.15,使原来的31.37倍。每股盈利由1984年的0.84元增长到2004年的1.86元,增长了10.40倍富国银行人力资本 多数的银行在全国建立许多分支机构,其中人数占最多的便是第一线柜台的人员,他们的工作多数在处理存款、提款、汇兑等业务,这些员工创造的价值相当有限,并且能被ATM机器所替代,而且随着工龄的累积,将来这些人的总薪资将会带来运营成本上的压力。于是,身处美国西部的富国银行采取工作重新设计的方式解决此问题,将所有行员进行系列培训,结合IT化的工具,让这些人能针对所有客户进行各种金融产品的销售与服务,从被动无法创造价值的办事员质变成能创造新的业绩、利润增长点的销售员。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说‘做对的事情是所有管理的第一要务’,因此提升人力资本,首先在于进行能创造价值的工作设计富国银行合并战略 1986年,富国银行收购了克罗克银行,并打算缩减合并的各项开支。这并不令人奇怪——任何一家银行在不景气的时候都会谋求合并,为的是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将开支降到最低点,以保护企业。富国银行一早就定下结论,克罗克银行的原班人马中的绝大部分都是不合适的人选。他们都是一些接受过最高等教育、拘泥于经典银行经营模式的经理人。银行设有专门的主管饭厅、大理石的装帧,富丽堂皇,还有专业水准的厨师和价值50万美元的餐具。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富国银行的“清苦”文化,他们管理者的就餐待遇与大学生食堂一般无二。而这次合并不是一个平等的合并,之后克罗克银行原班人马做了鸟兽散。 这是吉姆-柯林斯在其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2001年十佳商业书之一的《从优秀到卓越》中所讲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富国银行是一个卓越的公司,他们从 1983-1998年15年间的收益是同期大盘股指的3.99倍,是英特尔公司的1.5倍,通用电器的3倍,可口可乐的4.5倍。这个时期金融业远远不如高科技股、汽车及电器等行业景气,因此富国银行的业绩令人惊奇。富国银行经营管理 第一,富国银行是以全能型的以客户为导向的银行。银行的目标是满足客户在财务上的全部需求,帮助他们在财务上取得成功。银行的服务是以客户为中心的,而不是以产品为中心的,这一点贯穿在产品设计、销售和服务中,成为富国的核心理念和发展的动力。 第二,富国的交叉销售的模式为利润创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富国银行有一个与其他银行不同的地方,它的分支机构都不叫做分行,而是叫做商店。这是一种有特殊意义的叫法。富国很注重销售,尤其是交叉销售,平均起来,它可以向一个公司客户推销5.3个金融产品,向个人客户平均推销4.6个产品。这种交叉销售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富国银行对客户资源的利用能力,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 第三,富国银行很注重对风险的控制,尤其是在风险的分散化上做得很好。富国拥有80个业务单元,分别为客户一生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金融需求提供合适的产品,这样就把业务的风险分散化了,使其不容易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风险的分散化也是富国银行不良贷款率低的主要原因。 第四,富国十分注重对于渠道的建设,富国的柜台、电话、网络和ATM的建设都十分完备。网络银行是全美最好的,ATM网络是全美第四大的。这些措施能使富国的客户随时随地享受服务。
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公司简介 其前台业务在因特网上进行,其后台处理只集中在一个地点进行。该银行可以保证安全可靠地开办网络银行业务,业务处理速度快、服务质量高、服务范围极广。1995 年10 月美国第一联合国家银行在网络上开业。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发展历史 1994年4月美国三家银行联合在因特网上创建了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这是新型的网络银行,是得到美国联邦银行管理机构批准,在因特网上提供银行服务的第一家银行,也是在因特网上提供大范围和多种银行服务的第一家银行。其前台业务在因特网上进行,其后台处理只集中在一个地点进行。该银行可以保证安全可靠地开办网络银行业务,业务处理速度快、服务质量高、服务范围极广。 1995年10月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在网上开业。开业后的短短几个月,即有近千万人次上网浏览,给金融界带来极大震撼。于是更有若干银行立即紧跟其后,在网上开设银行。随即,此风潮逐渐蔓延全世界,网络银行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1996年初,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全面在因特网上正式营业和开展银行金融服务,用户可以采用电子方式开出支票和支付帐单,可以上网了解当前货币汇率和升值信息,而且由于该银行提供的是一种联机服务,因此用户的帐户始终是平衡的。 1998 年1月,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通过因特网为用户提供一种称为环球网(WEB INVISION)系统的服务。环球网系统是建设在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 PC INVISION 之上的一种金融管理系统。利用该系统,用户能够通过因特网访问自己最新的帐目信息,获取最近的商业报告或通过直接拨号实时访问资金状况和投资进展情况,不需要在用户端安装特殊的软件。环球网系统主要是面向小企业主和财会人员设计的。这些人可以利用环球网系统了解公司资金的最新情况,还可以利用环球网系统使用他们的电子邮件与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联系,访问全国或地区性的各种经济状况和各种相关数据。 1998年10 月,在成功经营了5年之后,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正式成为拥有1860亿美元资产的加拿大皇家银行金融集团(Royal Bank Financial Group)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从此SFNB获得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力图继续保持在纯网络银行领域内的领先地位。被收购后,SFNB业务范围扩大了,人员增加了。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的高层组织结构 SFNB的首席执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CEO)全面掌管公司的管理工作,对于公司现在及未来的成长负有全面责任。 首席信息官(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IO)对内负责建立和维护公司的技术基础设施,管理公司内部的网络运行中心,对外负责与所需的软、硬件供应商的联系。具体包括:带领属下进行客户程序的开发,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相关外包合同的洽谈和签订,不定期的系统测试,视频会议的准备,以及员工的IT技术培训。 首席营销官(Chief Marketing Officer,CMO)职责是公司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广告策略策划、市场调查等工作。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成功开发、公司整体营销战略的实施、推动公司的盈利,负有终极责任。 财务控制主任(Controller)主管公司财务和会计工作,为公司战略性的商业计划提供财务支持。 首席财务官(Chief Financial Officer,CFO)对内统管公司的财务、会计工作和法律事务,对外则寻求战略同盟和合作伙伴。 人力资源主任(Head of Human Resources)负责构建公司的人力资源基础,吸引和稳定高级管理人才,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策略性指导。具体地,人力资源主任应带领下属完成公司招聘人才、学习能力开发、员工关系协调、津贴和奖金的预算和发放、公司文化建设、促进公司内部人员的交流和沟通等工作。 首席风险控制官(Chief Risk Officer,CRO)负责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具体包括决策分析、冲突消解、稽核、欺诈防范等方面的工作。 首席运营官(Chief Operations Officer,COO)负责整个网络银行各类计划的制定、实施和控制,涉及网络银行的储蓄业务、贷款业务、帐户处理业务和分销业务,还涉及到项目管理、与供应商的沟通、计划和过程实施、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客户服务主任(Customer Care)负责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咨询工作。 SFNB就这样通过一套高效率,精简的组织结构维持其在激烈的网络银行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占据SFNB高层领导位置的全都是具有丰富工作经验、阅历广泛、相关知识掌握扎实的高素质人才。SFNB高层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的环球网系统 美国安全第一银行是在DATA FORCE INTERNATIonGAL 软件公司的协助下,开发环球网系统的。该系统使用SUN公司的计算机作硬件平台,系统的用户使用个人计算机上的网络浏览器,通过因特网就可以直接进入银行主页。在银行一端,由一台 SUN公司的SPACE SERVER 服务器提供用户与银行信息系统主机之间的接口。即SPACE SERVER 服务器负责将银行信息系统主机的数据转换成超文本置标语言(HTML)格式后送往主机进行管理。在环球网系统中,一台网络浏览器服务器专门用于加密。SUN公司的设备能够与该服务器兼容。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的“柜台”服务 在因特网上进入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的“大门”后,展现在客户面前的是各种网络银行“柜台”服务,具体服务内容如下: 信息查询(INFORMATION):可查询各种金融产品种类、银行介绍、最新信息、一般性问题、人员情况、个人理财、当前利率等; 利率牌价(RATES):可以直接查看利率牌价; 服务指标(DEMO):告诉客户如何得到银行的服务,包括电子转帐、信用卡、网上查询检查等; 安全服务(SECURITY):告诉客户如何保证安全以及银行采取的一些安全措施; 客户服务(CUSTOMER SERVICE):由银行客户服务部的人员解答各种问题; 客户自助(CUSTOMERS):客户在办理业务时,需要输入用户名及其密码方可进入系统等。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的产品业务与服务 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提供的具体产品业务与服务如下: SFNB产品:银行业务的更高形式; 现行利率:产品的现行利率和月费用; 基本电子支票业务:提供20种免费电子月支付方式,可以联机提供明细表,可以进行在线注册登记,提供已结算的支票联机记录和在线金融报告等; 利息支票业务:方便所有基本支票业务计算利息和附属电子票据支付; 货币市场:提供一些最高的货币市场利率,将货币投资在SFNB的货币市场,赚取利息,然后在需要支付时,即可划转资金到支票帐户; 信用卡:SFNB向预先经过核查符合条件的顾客发行VISA CLASSIC和VISA GOLD信用卡等。 基本储蓄业务:以有竞争性的利率,让顾客通过储蓄获利,顾客的目的有的是为了准备购置一台新的汽车,有的是用于孩子完成学业,也有的干脆把它存储起来,专用于获取利息; CDS:大额可转让证券,这是客户利用资金赚取利息的最容易的方法,提供一种最高利率业务中的一部分服务。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的金融业务服务 存款信息:客户可以迅速轻松地得到所需要的在SFNB帐户上存款信息; 总裁的信:向客户描述了如何使用SFNB的网上服务和如何省钱; SNFB网上服务欢迎您:当客户第一次进入银行开设帐户时,它能告诉您如何开设帐户、存取帐户、存款和核查帐户等; 在线表单:订购存款单和信封,建立ACH存款,还可以订购支票和改变地址信息; 无风险保证:SNFB承诺可以保证用户的交易100%无风险; SFNB的私人政策:用于了解SFNB的私人信息的保密情况等。 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的金融产品、业务和服务还在不断发展和扩大,它为全世界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树立了榜样,也为全世界的银行金融业网络银行的创建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安全银行联想黑客: 安全银行不禁让很多朋友联想到黑客,美国也怕黑客,黑客对美国造成的损失让他明白黑客是一种危险品,所以他一手努力把他的黑客组织做大做强同时防范别的国家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所有国家的一种黑客威胁,因为网络一旦受到威胁,美国将陷入部分或者完全瘫痪,短期内很难恢复正常的运行,包括军事,外交,运输,绝大部分的商业和其他产业,它的直接经济损失将使它受一次内伤!安全银行可能有的功能: 安全银行既然可以了解所拥有的客户的个人信息,谁又敢保证它在特殊的情况下不会利用这些重要的私人信息呢,还有它能保证一定不会被别盗用这些私人信息吗?要知道任何事都是没有绝对的,即使绝对也是暂时的,今天对的事比一定明天还是对的,不是吗。。。。。。。。所以可以大胆的推测它的作用还有情报收集功能,掌握一个或几个国家富豪的钱对一个国家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资源,它的威胁或者说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富可敌国的人在世界并不少呀。。。。。
政策出台 绿色信贷就是“green-credit policy”,是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为了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于2007年7月30日联合提出的一项全新的信贷政策《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政策内容 《意见》规定,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各商业银行要将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审批贷款的必备条件之一。 《意见》规定,各级环保部门要依法查处未批先建或越级审批,环保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未经环保验收即擅自投产的违法项目,要及时公开查处情况。即要向金融机构通报企业的环境信息。 而金融机构要依据环保通报情况,严格贷款审批、发放和监督管理,对未通过环评审批或者环保设施验收的新建项目,金融机构不得新增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 同时《意见》还针对贷款类型,设计了更细致的规定。如对于各级环保部门查处的超标排污、未取得许可证排污或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已建项目,金融机构在审查所属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申请时,应严格控制贷款。政策表现形式 绿色信贷的本质在于正确处理金融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绿色产业融资,构建新的金融体系和完善金融工具。政策出台原因 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手出台调控政策,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我国面临的节能减排形势的日益严峻。2007年上半年的各项经济指标相继出炉之后,无论是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是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都提到了“节能减排形势相当严峻”,去年设定的4%节能目标和2%减排目标没有完成也被反复提及。据统计,2007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8.5%,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和电力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更是增长20.1%,高于工业1.6个百分点。如何遏止这些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 二是随着一些地区建设项目和企业的环境违法现象较为突出,由于政府对企业污染环境责任的追究日益严格,因污染企业关停带来的信贷风险也开始加大。 三是以往环保机构单部门的调控政策受制于调控范围有限、调控力度不够和调控手段不足等问题,“绿色GOP报告”的无疾而终,以及2005年以来4次大规模环保执法行动后的有限效果,都充分的反映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状态。政策意义 “绿色信贷”是金融杠杆在环保领域内的具体化 此次“绿色信贷”的推出,是将环保调控手段通过金融杠杆来具体实现。通过在金融信贷领域建立环境准入门槛,对限制和淘汰类新建项目,不得提供信贷支持;对于淘汰类项目,应停止各类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并采取措施收回已发放的贷款,从源头上切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无序发展和盲目扩张的经济命脉,有效地切断严重违法者的资金链条,遏制其投资冲动,解决环境问题,也通过信贷发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与一些行政手段相比,绿色信贷这样的市场经济手段往往非常有效。从今年年初起,在央行和银监会的指引下,银行业就已经在有意识地收缩对“两高”行业的贷款。7月12日,银监会有关负责人通报了银监会督促银行业加强贷款“三查”、认真审核“两高”贷款发放工作情况。截至2007年5月末,全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向“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放中长期贷款1.5万亿元,增幅比上年末下降9个百分点。银监会有关措施已初见成效。 国家环保总局负责人:绿色信贷已经显现的作用是逼迫企业必须为环境违法行为承担经济损失。现行法律允许环保部门对污染企业罚款的额度只有10万元,这样的处罚与企业偷排结余的成本相比是杯水车薪,而绿色信贷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环保部 门的执法手段。 “绿色信贷”对银行业是考验,也是机遇 “绿色信贷”对于我国银行业,是一个挑战。越是“两高”行业,如钢铁、水泥等,其贷款需求越大。未来若不加强其环境风险管理,一旦发生给予贷款的企业发生污染事件时,不但影响银行的社会形象,也将损及其债权的收回。实行“绿色信贷”对我国银行业也是一个契机,银行机构要下力气研究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如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推出绿色抵押等银行类环境金融产品。此外,银行还应该逐步实施绿色采购、能源效率、废弃物管理等良好管理实务策略。 中国工商银行某负责人:工行各行按照“绿色信贷”建设的工作要求,将在9月底前对有融资余额的所有公司客户,严格对照国家环保标准开展环保依法合规检查,对在排查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的项目和企业,暂停任何形式的信贷支持,并将检查结 果在10月中旬上报总行进行汇总。 “绿色信贷”是环境经济制度建设“信号弹” 仅仅将“绿色信贷”理解成节能减排的具体实施的手段是不够的。“绿色信贷”更是一系列环境经济制度建立的开始。通过这些年来环保总局所采取的一系列环保措施,发动的四次“环保风暴”,包括今年启动的“区域限批”、“流域限批”等手段,可以看出这样一条线路:从行政措施,到经济惩罚,走向法律制度建设。继绿色信贷之后,环保总局还将联合财政部、保监会、证监会等部门,就绿色财税、绿色保险、绿色证券进行政策研究与试验,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潘岳:可以说,建立制度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运动式”的执法方式只会是一个此消彼长,“敌进我退”的拉锯战。推行环境经济政策,正是修改游戏规则的努力。所以,从传统行政手段到运用经济手段,再到大规模修订法律,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走的路。然而,制度建设可能比“风暴”更为艰辛。它要面对“花瓶”或“令箭”的选择,要面对不同部门、地方和行业之间的利益冲突,甚至要面对公众过高的期望与不完美结局之间的尴尬。接下来需要更多的冷静和坚韧。